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8 20:49:11 下載試卷 標簽:圖形 五年級 教案 面積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
學習用數方格的方法判斷圖形的面積大小。
教學難點
圖形中半格的數法。
教具、學具
方格紙掛圖,學生準備小方格紙和與課本上相同的圖形紙片。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
1.出示教學掛圖,先讓學生說說圖上都有什么圖形?
2.引導學生觀察掛圖中的圖形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較的方法)?
3.引導學生進行方法比較。
學生可以用自己準備的方格紙和圖形紙片,通過,擺一擺,拼一拼,平移、旋轉,剪和拼來找到這些圖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學生會像課本上三個小朋友提出的關系來回答,也可能出現學生說通過數方格紙的格子來確定圖形的面積,直接進行面積比較。對這些結論要加以肯定。
學生說說用到了那些方法,先說常用的方法,在提出自己認為獨特的方法。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能選擇不同的圖形進行面積大小的比較,并通過圖形面積大小比較,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習慣。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二、鞏固應用
練一練第1題
學生讀題后,讓學生多觀察一會兒
提示學生把不能直接比較的圖形變為能直接比較的圖形。
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圖形,然后指導
練一練第3、4、5題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這3道操作性的題。
三、全課總結
總結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
學生獨立思考。
然后小組合作進行比較。可以用手頭的工具剪拼一下。
學生如果畫的都是矩形,可以提示畫其他圖形,如:三角形以及其他圖形。
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在練習前應每個學生先剪一些圖形
通過學生的拼圖活動,來認識圖形形狀變化而面積大小不變的現象。
理解形狀不同面積可以相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板書設計: 比較圖形的面積
掛圖: 這些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面積相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