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9 14:03:50 下載試卷 標簽:長方體 正方體 五年級 面積 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在探索學習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問題的習慣。
4.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5.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并從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寬是多少。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剪刀、長方體盒子、尺、硬紙板、火柴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想把它送給這節課最愛動腦筋,最愛發言的同學,老師覺得這件禮物的盒子不夠精美,你們能不能給老師出出主意?(學生說到給禮物盒子包上包裝紙,教師說你的想法和我一樣。)
想知道這張包裝紙的大小嗎?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
二、自主探索
分組操作,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含義、并建立它們的聯系。
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長方體、剪刀,看看把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紙盒展開是什么形狀的呢?
請在展開圖中,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6個面。
觀察長方體展開圖,哪些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分小組合作操作。
三、各小組學生交流匯報結果。(學生到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并匯報探索思維過程)可能有以下幾種:
匯報一:
把長方體紙盒6個面剪開,并把相對的面擺放在一起組成三大部分。
要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只要把這三部分面積相加,第一部分面積為“長×寬×2”,第二部分面積分為“寬×高×2”,第三部分面積為“長×高×2”,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學生匯報后,演示這一種推導思維的全過程。
板書:長x寬×2+寬×高×2+長×高×2。
匯報二:
把長方體紙盒剪成面積相等的兩大部分。
只要把這兩大部分的面積相加,就可以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第一大部分面積為
“長×寬+長×高+寬×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積與第一大部分面積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積乘2,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師:同學們的這種方法真不錯,請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這一種方法推導思維的全過程)板書:(長×寬+長×高+寬×高)×2。
匯報三:
把長方體紙盒的六個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兩大部分。
只要把這兩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第一大部分面積為(長×2+寬×2)×高+長×寬×2,并說明“長×2+寬×2”可以表示這個長方體的底面周長。師:這種方法也很好,請同學看演示。(演示這一推導思維的全過程)
板書:(長×2+寬×2)底面周長×高+長×寬×2
師: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一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四、實踐運用
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
說明“至少”的意思。
獨立計算,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2、給出課前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的數據,讓學生計算包裝這個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3、一個正方體禮品盒,棱長1.2分米,包裝這個禮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想一想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呢?
4、選擇題。1.下圖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①(6×3+3×15)×2
②(6×15+3×15)×2
③(6×15+3×15+6×3)×2
單位:厘米
2.一種長方體硬紙盒,底面是邊長2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現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積有多大?
①(2×4+2×4+2×2)×2
②2×2×4+2×4×2
③2×2×2+2×4×4
五、拓展創新
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兩個火柴盒,現在要將這兩個火柴盒包裝起來,請大家給它設計一個包裝方案,并在小組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包裝?學生通過操作、合作、討論設計出許多包裝方案,并說出自己設計包裝方案的想法。有的小組同學把面積最大的兩個面重疊起來,有的認為這樣包裝紙裝用得最少,而有的則認為有時不單要考慮包裝紙的大小,也要考慮包裝是否美觀、大方,也有的--------
六、評價體驗今天你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學習上有什么收獲?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七、作業:
1、看書
2、實際測量
長方體是一種很常見的物體,在我們的周圍隨時都可以看到長方體,同學們在教室內找一個長方體并求出它的表面積。學生交流測量和計算的情況。
課后小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