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0 08:34:59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和對原始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
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難點
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滲透實踐第一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復習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教科書第1頁上的復習題。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我們在四年級已經學習過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現在大家回憶一下這部分知識,自己做這道題。
學生填統(tǒng)計表并在統(tǒng)計圖上畫出表示各種車輛數目的條形圖。
復舊引新
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是收集靜止事物的數據。例如統(tǒng)計一個停車場里的各種機動車的數量。由于車輛是停著不動的,可以分類數出各種車輛的數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收集的數據往往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發(fā)生變化的,這時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來收集和積累數據。
1.教師出示例1
同學們都知道一個路口每天要通過許多機動車。一般來說,在10分時間內,通過各種機動車是交替出現的,而不可能前面過的都是小汽車,接著全是大客車,然后再過載重車......在各種車輛交替通過的情況下,就需要逐個收集和積累各種車輛通過的數據。通常采用畫“正”的方法來分別統(tǒng)計出各種車輛通過的數據。這時,先要寫出需要收集的數據名稱。
怎樣知道所要收集;的數據是多少呢?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這個路口在10分時間內通過各種機動車的具體輛數。大家想一想,你們在什么地方還看到過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
2.引導學生總結:用這樣的方法收集起來的數據通常叫原始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出10分時間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輛數,便于進行比較和分析,還需要把這些數據加以整理,制成統(tǒng)計表或統(tǒng)計圖。想一想,這個統(tǒng)計表應該怎樣制?
請學生讀題后,讓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道題說的是什么意思,要求是什么。
學生每人拿出一張紙,寫出上面各種機動車的名稱
學生數“正”字的個數,計。算出各種車輛的數目。教師將各種車輛的數據寫在黑板上。
學生說一說所見過的用畫“正”字法收集數據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選舉時統(tǒng)計選票
學生的回答。共同制成統(tǒng)計表。然后,在空白的統(tǒng)計表上填寫摩托車和小汽車的輛數,再翻開教科書第2頁,獨立做在書上。
獨立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激發(fā)學生學習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習慣,總結方法,應用實際 ,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這張統(tǒng)計表的表頭應該分多少欄?每欄有幾個格?
2.做練習一的第2題。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
拿一枚五分硬幣,擲20次,題目要求“邊做邊記錄落下的情況”是什么意思呢?怎樣記錄實驗的結果呢?
3.做練習一的第3題。
學生讀題后回答,獨立填寫統(tǒng)計表。
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實驗結果。
學生翻開教科書自己讀題,說一說五種農產品的產量各是多少,接著回答第(2)、(3)問。最后,讓學生獨立填寫統(tǒng)計表。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教學后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夠掌握畫正安字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并且會看統(tǒng)計表,會分析統(tǒng)計表中所說明的問題。個別學生基礎差,練習中涉及到的簡單問題不會回答,有待于輔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