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1 00:58:29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并能正確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找到與求路程應用題的內在聯系。
2、正確分析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復習題
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3分鐘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遠?
2、指名請一同學板演線段圖,其它同學獨立列綜合等式解答。
3、訂正答案
教師板書可能出現的兩種方法,重點提問學生(50+40)×3的解題思路,并板書: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4、小組討論:試著改編一道求相遇時間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6:兩地相距270米。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討論:復習題的線段圖該怎樣改一改。并試著畫一畫。
(2)啟發提問:聯系復習題的解法,想想這題怎樣解?(嘗試解答)
(3)訂正思路
想法一:兩人相遇時,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幾分走270米,就是幾分相遇。列式
270÷(50+40)。
想法二:根據復習題“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依據乘法的因積關系可得:
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
三、反饋調節
兩人同時從相距64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一個人騎摩托車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騎自行車每分行20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由學生獨立分析解答,教師行間巡視,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2)訂正答案,簡單說明道理。
(3)質疑:對于“求相遇時間”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組織學生解疑)
(4)教師提問:①要求“相遇時間”題目中需告訴我們哪些條件?
②例6與復習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四、鞏固練習
1、從北京到沈陽的鐵路長738千米。兩列火車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北京開出的火車,增均每小時行59千米;沈陽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小時行64千米。兩車開出后幾小時相遇?
2、兩艘軍艦同時從相距948千米的兩個港口對開。一艘軍艦每小時行38千米。另一艘軍艦每小時行41千米。經過幾小時兩艘軍艦可以相遇?
提問:怎樣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3、兩個工程隊合開一條670米的隧道,同時各從一端開鑿。第一隊每天開12.6米,第二隊每天開14.2米。這個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時兩隊各開鑿多少米?
(1)由學生獨立解答
(2)提問:①這個題和今天學習的“求相遇時間”問題有什么內在聯系?
②要求打通時兩隊各開鑿多少米,就要先算出什么?
(3)訂正答案
4、長沙到廣州的鐵路長726千米。一列貨車從長沙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后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后1小時,一列客車從廣州出發開往長沙,每小時行77千米。再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1)審題,理解題意。
(2)用手勢表述題意,試畫線段圖分析。
(3)由學生嘗試解答。
提問:和前面的題目相比,難在哪兒?
五、課后小結
我們現在所學的相遇問題與以前學習的行程問題有什么主要聯系和區別?通過學習你有什么體會?
六、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