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1 01:01:48 下載試卷 標簽:公式 數學公式 五年級 運算定律 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3、知道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簡寫和略寫乘號。
4、使學生學會應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根據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乘號的簡寫和略寫。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
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并說明根據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1、指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學生用語言說明各運算定律的內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板書: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教師板書: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先把前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教師板書: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教師板書:
(2)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哪些優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2、指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指導學生自己用字母表示公式。
教師:我們也學過一些圖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完成課本第95頁的字母公式,并說一說每一個字母公式的意義。(把書中的四個圖形用小黑板出示,要求一名學生板書)
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表示梯形的面積、、分別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指導學生學習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正方形周長的書寫格式。
請同學們打開書學習95頁下半部內容及96頁上邊的內容。說一說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學生匯報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后,教師重點提示的含義及寫法,并完成課堂練習。
①讀出下面各式,并說明表示的意義。
②把下面各式寫成一個數的平方的形式。
③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④根據運算定律在□填上適當的字母或數。
(□+□)+□
□·(□·□)
⑤如果用表示長方形的長,表示寬,那么
教師小節: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但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不能寫成;在兩上數相乘的時候,乘號不能省略不寫,可以改為“·”,但容易與小數點混淆,所以一般仍記作“×”。
(3)指導學生學習例1。
教師說明:在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的時候,實際上是把數字代入有關的算式,算出的結果就是他的面積或周長。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①一名學生讀題,說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②讓學生說一說梯形面積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義。
③在這道題里每一個字母的數值是多少。
④指導學生利用公式自己進行計算。
教師強調書寫格式: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計算的結果不必寫出單位名稱,只在答話中注明就行了。
(4)練習: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4厘米,寬是4.6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一4、5、
五、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