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2 16:36:00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應用題 教案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11冊P14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應用題
二、教學要求:1、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量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2、要求學生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題的特征、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3、讓學生在“用數學”的活動中,學習收集信息、發現并提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題的特征、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問題引入
昨天,是數學家楊爺爺的生日,“紅領巾廣播站”的小記者們采訪他時,他給一個數謎讓我們猜:(播放錄音)
當我的年齡是現在的1/10時,我想:“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當我的年齡是現在的1/4時,我覺得:“好像爸爸有時候說得不對......”
當我的年齡是現在的1/3時,我認為:“爸爸落伍了,他的理論和當今時代格格不入”
又過了十年,我的年齡是現在的1/2,到了“而立之年”,我才明白:“我應該重新認識爸爸。”
當我的年齡是現在的2/3,到了“不惑之年”時,我的爸爸去世了,我很悲痛:“說實在話,爸爸的看法相當高明!現在我才感到爸爸存在的價值!”
當我的年齡是現在的11個1/12時,我常常回憶起爸爸的一言一行:“我應當像爸爸那樣成熟!”
今天是我60歲的生日,我只能感慨地說:“爸爸簡直是我心中的一盞明燈,遺憾的是我發現、了解他都太晚了!”
(二)激活舊知、探索新知
同學們,聽了這翻話我相信大家感觸良多,那就讓我們以認真的學習態度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吧!你能猜測到楊爺爺眼中爸爸每個變化時的年齡嗎?
在猜數謎前,李老師提幾點要求:
1、先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關鍵。
2、至少選取其中一行,動手實踐(可以畫線圖、借助分數圖示、實物圖等)分析數量關系。可單獨思考,也可與同學討論。看哪一小組運用的方法多。
3、自主探究:尋找、抽象出此類題型的特征、數量關系。
4、學習小組中每一成員至少猜出一個具體年齡后,先在小組內交流推理過程。再到聽課的客人面前交流推理過程。
5、學會質疑、思考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附表一:
猜數謎
1
楊爺爺的年齡
楊爺爺眼中爸爸
具體的年齡
運用的舊知識
2
是現在的1/10時
“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3
是現在的1/4時
“好像爸爸有時候說得不對......”
4
是現在的1/3時
“爸爸落伍了,他的理論和當今時代格格不入”
5
年齡是現在的1/2到了“而立之年”
“我應該重新認識爸爸。”
6
是現在的2/3,到了“不惑之年”時
“說實在話,爸爸的看法相當高明!現在我才感到爸爸存在的價值!”
7
是現在的11個1/12時
“我應當像爸爸那樣成熟!”
今天是60歲的生日
“爸爸簡直是我心中的一盞明燈,遺憾的是我發現、了解他都太晚了!”
從這次“猜數謎”中,你得到了:
小組代表匯報、交流、師摘要板書。其中,若學生運用語文“而立之年--30而立”“不惑之年--40不惑”先猜想第5、6行,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運用數學知識再論證。
小結:此類題型的特征、數量關系。
(三)生活數學,能力拓展
把你從生活中得到的分數,補充有關的數據,按今天學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計算應用題。可以資源共享。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附表二:
生活中的數學
條件1
生活中的分數
問題
列式解答
例:一本書150頁
小明已看全書的2/5
已看了多少頁?
(四) 游戲(找一找,說一說,尋找對應關系):
(五)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不抄題)
P14做一做1、2、3
P16練習四1、2、3
附:板書設計
猜數謎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結構特征:知單位“1”的量、分率,求分率對應量
數量關系:單位“1”的量ⅹ分率=分率對應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