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2 16:46:3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數學
學材分析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提高。
學習目標
1.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研究得出的知識解答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導學策略
導練法、遷移法、例證法
教學準備
投影儀、自制投影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
1、什么叫半徑?什么叫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怎樣求圓的面積?
二.展開
1.練習。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小組進行練習。
然后派一名代表來匯報自己小組的分析過程和解答算式,最后師生一起小結,在小結要提醒學生其中一些題在解答中要思考的地方:第13題,大圓直徑為2×3=6㎝,小圓直徑是2㎝,它們的面積比是()2÷()2=9÷1,所以直徑AB的圓面積是大圓面積的。第14題,圖中長方形面積是4×6=24(㎝2),根據已知條件可知,大三角形面積為24+6=30(㎝2)(△②的面積比△①的大6㎝2,即大三角形面積比長方形大66㎝2)。因此,(4+a)×6÷2=30a=30×2÷6-4=6㎝。第16題,甲、乙兩塊鋼板上圓片的面積之和相等,因此剩下的邊角料一樣重(厚度相等)。
4.小結。
三.鞏固
智力游戲
先讓學生各自獨立思考,并要求學生說出能拼出哪幾號圖形,對認為不能拼出的,一定要說明理由。然后,指名匯報,特別要求匯報的同學要講一講在拼圖中的思考過程。最后師生共同較對。
第1小題可拼成的圖形有①、③、④;
第2小題可拼成的圖形有①、③;
第3小題可拼成的圖形有③、④。
四.總結
五.作業
《課堂練習》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回答問題
練習
教學反思
對于輪子轉幾圈的問題學生總是不容易理解,講評作業是看到透明膠,我突發奇想用它當教具,先把透明膠一圈一圈剝了3圈,拉直問這個長度與周長有什么關系,學生說有3個周長那么多,我轉回去驗證確實是3圈。我又問如果告訴你這條膠帶的長度和這個膠帶的周長,可以繞幾圈怎么求,由于已經有了前面的經驗的積累,學生一下子明白了就是求總長里包含幾個周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