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2 21:10:1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復習 應用題 教案
復習式題、文字題和連乘、連除應用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5頁和第1~3題和練習二十六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已學過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會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文字題。
3、使學生理解連乘和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會用兩種方法解答每一道應用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會列綜合式解答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和應用題。
教學難點
理解連乘、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運算順序
做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
教師:在沒有括號的三步式題里,有加(或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什么?有括號時應怎樣計算?學生回答后,做第1題。教師再在黑板上補充兩道題:
(254-195)×(108÷9)
41×(115-12×8)
巡視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做完后,集體訂正。
二、復習文字題
整理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每題最后要求的是什么?
(2)題目中哪個數與哪個數進行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師巡視時,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把題意讀懂,再按照題意列式。做完后,教師把第(2)題改成”48減去23,再乘14,積是多少?“并讓學生思考:這道題應怎樣列式?它跟第(2)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名回答。
三、復習連乘、連除應用題
做整理和復習的第3題。
教師讓學生按照第(1)的題意畫出線段圖。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再要求學生用一種方法解答,用另一種方法進行檢驗。
教師提出:將”有120雙鞋和5個貨架“作為已知條件,將第(1)題改編成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學生做題時,教師注意他們改編應用題的情況,有的改編成”每個貨架有幾層?“,有的改編成”貨架每層放幾雙鞋?“。做完后,教師分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六第1題的左邊三道題。
教師巡視時,及時糾正錯誤,然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十六第2題的第(1)、(2)題。
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讀題,弄清題意。根據最后要求的是什么,確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列式的理由,再集體訂正。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3題。
教師先讓學生看左面的題目,說明這是一種練習形式。讓學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部分學生還不清楚,教師可以說明。
30060
÷
表示300÷60=5,在空格內填上5。再繼續依次運算,把最后的結果填在最下面的空格內。教師巡視時,注意檢查學生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對于右面的題,教師說明這是模擬計算機程序框圖的形式(真正的程序框圖是用代數形式表述的),用文字方式表述四則混合運算的邏輯順序。做題時,只要按照框圖里所說的一步一步寫出來,就可以算出結果,并要求學生寫出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時,要注意學生如何處理兩個積的差。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4題。
讓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巡視時,要注意觀察學生列綜合算式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要學生說明每題兩種綜合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每步計算的含義。
五、作業
1、練習二十六第1題中右面的3道小題。
2、練習二十六第2題的第(3)小題。
3、第115頁第3題,將”有120雙鞋和每個貨架有4層“做為已知條件,按照第3題第(1)小題的題意,改編成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