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0-01 22:52:00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委托”“輕易”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發展過程。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讓學生初讀課文,標清自然段序號,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二)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學生字。
1.指導讀準字音。
2.指導區分字的結構。
本課的生字有幾個也比較難記,教師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教學生進行識記。
(1)加一加,用同學們所熟悉的兩個字相加,組成一個新字。
(2)換一換。
(3)組一組。
3.指導理解詞意: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理解詞意,要使學生掌握:
(三)再讀課文,檢查學生對生字是否能讀準字音,對生詞是否理解詞意。
(四)三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四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啟發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討論分段結果:
第一段(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用短期內造十萬支箭來刁難諸葛亮,以便借機殺害他。這是事情的起因。
第二段(3~5自然段)寫周瑜派魯肅探聽諸葛亮造箭的消息,諸葛亮要魯肅瞞著周瑜借給他二十條快船和六百名軍士。
第三段(6~9自然段)寫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具體經過。
第四段(第10自然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檢查讀生詞:
妒忌 商議 負責 推卻 都督 委托 既然 遲延 膠漆 疑惑 調度 水寨 輕易 支援 甘受懲罰 大霧漫天 飲酒取樂 神機妙算
2.了解分段掌握情況。
(二)導入新課。
(三)交待學習目標。
(四)學習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大段。
(1)指名讀這段,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以下的問題。
①周瑜是怎樣“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要他負責造箭的?他的真實的企圖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②諸葛亮知不知道這是周瑜的陰謀?為什么不當面揭穿他,反而主動立下軍令狀?
(2)分角色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請同學們輕聲地朗讀課文第二段,并且思考:
(1)從周瑜對魯肅說的話可以看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2)諸葛亮請魯肅幫哪些忙?他還特別要求魯肅怎樣做?聯系上文,課文中哪些詞語表明諸葛亮對完成造箭的任務挫敗周瑜的陰謀胸有成竹?
(3)魯肅是怎樣向周瑜報告的?你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3.學習課文第三大段。
(1)諸葛亮在什么時間才去開船借箭的?為什么要等到這個時候才去?
(2)諸葛亮把船停在哪兒?為什么?
(3)船是怎樣停在那里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4)船停下來,諸葛亮讓兵士干什么?為什么這樣做?他與魯肅各有什么不同反應?說明什么?
(5)曹操是怎么做的?你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你又看出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6)諸葛亮在船隊剛到時是怎樣布置的?后來又怎樣調動的?這樣安排為什么?
(7)總結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原因。
(8)教師小結。文章的第三段是全文的重點。課文通過諸葛亮巧妙使用草船向曹軍“借”箭的經過,突出反映了諸葛亮確實是足智多謀,具有非凡的才干。
4.學習課文第四大段。
教師可以安排同學們齊讀這一段。同時思考:
(1)諸葛亮按規定期限超前完成造箭任務以后,本可以諷刺挖苦周瑜一番,但他卻不露一面,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這是為什么?
(2)課文最后以周瑜嘆服的話作結尾,起了哪些作用?
(五)分清前因后果,把握故事情節整體。
理清文章的脈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三課時
一、練習按提綱說出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們知道,任何一件事的發生都會有原因,也必然會有結果,只有了解了前因和后果,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內容。
這篇文章重點教會學生分清文章的前因與后果,課后也安排了這樣的小練習:說出“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的原因與后果。
由于對課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因此我們就知道了這件事的原因是由于周瑜妒忌諸葛亮,所以想用這件事來刁難他。結果是諸葛亮如期交箭。
說出諸葛亮“只要三天”這句話的前因,后果。聯系上文,我們得知這話是在周瑜說出要求十天造好箭的情況下說的,結果他真的在三天之內完成了任務。
“曹操下令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這件事的前因和后果是什么?仔細讀書,我們會發現,不輕易出動,是因為江上霧大,看不清敵人的虛實,結果是曹操上了諸葛亮的當。
本課思考·練習還有一道要求造句的練習。首先,我們得讓學生理解造句用的詞是什么意思。“委托”就是請人代辦的意思,但它又不同于“囑咐”,“委托”更加鄭重其事,要別人必須辦到,而“囑咐”則不一樣。了解了詞意,下面讓同學思考這個詞的適用范圍,它一般可以與哪些詞語搭配。最后再讓學生進行造句,這樣就容易得多了。
“輕易”一詞,要先結合課文理解,即“隨隨便便”的意思,然后再查字典了解它的另外的意思,“簡單容易”。最后,教師可以讓同學練習造句。兩種詞意造的句子都應是正確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