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0-06 10:45:33
教學目標
1.能從實際例子中,觀察、概括出加法交換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換律,會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換律。
3、提高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呈現事實,形成問題
1.出示準備題:
27+73 73 +27
58+37 37+58
2.學生計算得數。
3、請學生觀察兩組算式,說說有什么發現?是否任意一個加法算式中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都會出現和不變的現象?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猜想——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5.問題:這個猜想正確嗎?
(二)驗證猜想,形成結論
1,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我們可以舉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將被認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學生匯報答案。加數相同,調換位置,得數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學自己設計一組式題驗證,小組交流結果,匯報結論。
3、這種猜想看起來比較可靠,但我們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
全部舉完過就給我們的證明留下了遺憾,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我們來看生活實例。
例:一家電影院,走廊的左邊是476個座位,走廊的右邊有518個座位,一共有幾個座位,(用兩種方法計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為什么這樣列式?
(2)判斷:得數會相同嗎?
(3)計算結果,得出結論:476+518=518+476
為什么會相等呢?固為根據加法的意義,這兩個算式都是把兩個相同的部分數合并起來,所不同的只是加數在算式中的位置,它們的意義是一樣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4.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板書)
5.學生自學書本、質疑。
6.小結:
(1)什么是加法交換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換律。板書:a+b=b+a
(三)應用成果,鞏固新知
1.學習加法交換律的最終目的是用。
問:驗算加法,我們用什么方法?根據什么?
2.“練一練”1,先計算出得數,再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問:驗算方法運用什么運算定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