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五年級語文期末上冊 > 正文
2009-10-11 00:15:51
一、識字、寫字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對號標出。(4分)
顫(chàn zhàn)抖 掙(zhèng zhēng)開 盛(shèng chéng) 飯熟(shóu shú)了
2、看拼音寫詞。(8分)
dì zhèn fèi xū bēi tòng zāo gāo
( ) ( ) ( ) ( )
zì háo qí tú yán lì téng xiě
( ) ( ) ( ) ( )
3、請將下列招牌、廣告上常見的錯別字劃出來,并將正確的寫在后面的括號里。(6分)
衣衣不舍( ) 蘭球比賽( ) 衣見鐘情( )
供應雞旦( ) 歡渡春節( ) 對號入坐( )
二、積累。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8分)
破爛( )( ) ( )耳( )聾 一( )二( ) ( )( )痛哭
滿懷( )( ) 喋喋( )( ) ( )( )索驥 一如( )( )
2、填空。
歇后語(4分)
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著門縫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
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鞋不用錐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兩句你在課后積累的歇后語(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謎:(3分)
站在左邊,拉右又邊 ( )
十五天 ( )
座中無人 ( )
名句(4分)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 )。 (陳子昂)
孝在于( ),不在于飾貌 。 (桓 寬)
愛親者,不敢( );敬親者,不敢( ) (《孝經》)
三、運用
把句子中加橫線的詞換一個詞,使意思不變。(4分)
1、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點頭告訴她這首詩確實是我寫的。 ( )
2、那個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
3、 時間艱澀地流動著,象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 )
按要求變換句式。(6分)
1、同學們做游戲。
擴句:
2、 掛在墻上的那張照片是我在北海公園撿的。
縮句:
3、教室的桌椅被小強修好了。
改為“把”字句:
讀句子,選擇帶點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在括號里寫上序號。(6分)
赤:①泛指紅色;②赤誠;③光著,露著;④空。
1、孩子赤著腳,踏著了沙里的一塊硬東西,就把它挖了出來。( )
2、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額猛虎。 ( )
3、紅軍戰士對革命事業赤膽忠心。 ( )
精:①機靈心細;②精通;③精神;④完美。
1、上課,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課。 ( )
2、這孩子比大人還精明,不會走丟的。 ( )
3、這場馬戲表演真是太精彩了。 ( )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3分)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從事寫作的三十年間,寫作和翻譯了六百多萬字。有人說魯迅是個天才,可是他自己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寫作上的。”意思是說,他的知識和成熟,是由于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和工作得來的。
魯迅充分利用時間,總想在較少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經說過:“節省時間,就等于延長一個人的生命。”他工作起來從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別的工作,晚上寫文章,一寫就到天亮。他在書房里,總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時,也靠在躺椅上看看書,他認為這就是休息。
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不管斗爭多么緊張,環境多么惡劣,身體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病重的時候,他就想著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微好一些,他就動手做起來。他在逝世前不久,生著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緊張地寫作和翻譯文章。他逝世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一本蘇聯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離開我們的那天,從來沒有浪費過時間。
魯迅不僅珍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他參加會議,從來不遲到,決不叫人等他。就是下著大雨,他也總是冒著雨準時趕到。他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什么兩樣。”
1、給短文選一個恰當的題目是( )(2分)
A.魯迅的故事 B.惜時 C.魯迅的晚年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4分)
延長- 緊張- 節省- 黑暗-
3、用“ “把魯迅為什么要珍惜時間的句子畫出來。(2分)
4、”可是他自己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寫作上的。’“這句話你是怎樣體會的?(3分)
5、這篇文章給你什么啟迪?(2分)
十一、作文。(30分)
小朋友們,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們的愛是無私的,蘊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選取其中一、兩件事,寫一篇作文,注意書寫工整,寫出真情實感。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