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孩子成績獲得滿分的兵法
來源:網(wǎng)絡 2009-10-22 09:21:38

在家庭教育中,許多家長不清楚孩子成績失敗的原因,不知道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查找原因;只是憑借家長自己的“想象和判斷”來確定孩子失敗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不用功、腦子笨”,結果必然造成孩子的再次失敗,家長和孩子間關系的隔閡加深。
如何避免?應該運用“正確查找原因”的措施解決“怎樣幫助孩子查找原因”的問題。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考試成績是考核孩子學習效果的主要標準。日常考試是對孩子已學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而重大考試則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上重點中學?能否上大學?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到孩子的前途,因此在今天激烈的競爭中,考試成績已經(jīng)成為廣大家長關注的重點,已經(jīng)成為整個家庭氣氛好壞的“晴雨表”——孩子考出好成績,全家人皆大歡喜;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心里要多煩有多煩,茶不思、飯不想,整個家庭沒有一絲歡樂氣氛。
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并沒有錯,這種做法遠比對孩子的成績“不聞不問”要強得多。但是,家長如果打著“一切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如果采取錯誤的方法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會產生錯誤的結果。近些年來,全國成千上萬的家長已經(jīng)用自己的實踐證明: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輕則導致兩代人關系緊張,重則產生家庭悲劇,近些年來此方面的事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
當前許多家庭的現(xiàn)狀是:
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在綜合考試以后,面對多門課程的大量失分,由于不知道具體的失分原因,特別容易手足無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陣”。此時的孩子特別容易產生急躁,急于在短時間內趕上;自卑,我就是不如別人;委屈,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可成績還這么低,有的孩子面對不好的成績甚至急哭了等心理。特別容易采用錯誤的做法:
(1)積極的采取“盲目投入”的錯誤方法:重新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已經(jīng)學過知識的不分主次再重新來一遍;
(2)消極的采取“破罐破摔”的錯誤做法: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懷著“自卑”心理,放棄了努力。
家長:大部分站在了領導者、檢查者、批判者的地位,面對孩子的大量丟分,心里又急又氣,用自己“想象”的丟分原因,用自認為正確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自以為“很深刻”的教育:
(1)態(tài)度好的說“空話”:“沒關系,下次好好考”。可孩子對好態(tài)度并不領情:“我這次已經(jīng)好好考了,還丟那么多分,怎么算好好考啊”;
(2)態(tài)度差的說“氣話”:“你真笨;我整天辛辛苦苦的為你,你怎么就不認真呢?你對不起家長、你這輩子算完了”。可孩子對此并不買賬:“嫌我笨,你來呀”。
由于不能準確地找到丟分原因,家長和學生雙方在都很急躁、都互相不理解,主要還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情況下,很容易說出“過頭話”。特別是當學生聽到家長沒結沒完和不切合實際的訓斥以后,情緒上更容易產生抵觸,導致激烈的行為——頂撞家長:我丟這么多分,自己還正難受呢,你不知道題有多難,站在旁邊說話不腰疼,嫌我不行,你來呀;家長一聽孩子在拱火,更是火冒三丈——我天天給你吃、喂你喝,在生活上滿足你一切要求,不讓你干家務事,你卻用這么差的分來報答我,讓我怎么見人,還敢向我發(fā)脾氣,真是反了你了。
家長和孩子如此對待考試成績,結果是什么?結果是不僅成績上不去,更造成了兩代人之間的激烈對抗。所以說,成績單已成為引發(fā)家庭激烈沖突的兩大導火索之一(另一個是家長會)。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雖然家長與孩子雙方都是想把學習搞好,但是卻都不清楚為什么丟了大量的分,因此無法用有效的方法來解決丟分的問題——不知道病因,怎么用藥?
解決學生“丟分”的問題,靠家長“嚴厲的態(tài)度”沒有用,靠學生“盲目地投入”也沒有用,那么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只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家長必須幫助學生準確地找出丟分原因,進而制定出改正錯誤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使兩代人之間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沖突。
家庭教育就像是一個“生產”的過程,是家長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社會提供“合格的人”,那么,也可以把孩子的“學習過程”看成是一個生產過程:孩子上學的過程是在通過一道道的“工序”逐步完成知識的積累與完善,考試是對每一道工序的成果進行檢驗。為了保證孩子總體學習的質量,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孩子學習的全過程進行管理。
滿分兵法提倡的就是“事前避免失敗;失敗后全面科學分析失敗原因、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以避免新的失敗”。
科學、準確、全面地分析原因,是解決成績問題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正確制定解決措施的基礎。家長只有幫助孩子分析出導致落后的真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改正措施。
一些家長和同學認為:每次考試以后,老師都幫助全班同學分析了卷子,為什么家長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要知道老師面對的是全班同學,由于時間和精力的局限,只能在表面上泛泛地分析造成“普遍錯誤”的“普遍原因”;而家長面對的是自己的一個孩子,為了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家長不能不負責任地把別人失敗的原因“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必須對自己孩子失敗的原因進行深入、具體地分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