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3 23:18:33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怕寫的也是作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1起來探究這個"頭痛"癥的病因,對癥下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力求寫實
有的學生作文寫作脫離實際,生編硬套,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1句寫1句。有的拿起筆來不知寫什么,寫了半天還是寥寥幾筆。如何改變這些現象呢?歸根到底,學生平時積累少,沒有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沒話可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章自然寫不好了。我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語文教科書的例文,每1篇的例文都是文字優美,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有很強的感染力,而作者都是以生活為寫作素材,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受和思考,才把這1景色寫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必須尋到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這"源頭"就是我們的5彩繽紛的生活,讓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真正的創作源泉。
2、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現在有不少學生平時很少課外閱讀,詞匯集累極少,缺乏寫作材料,對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破萬卷"是說書讀得要多,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 "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當學生有了豐富的語言儲備后,作文時,就能隨心所欲的表達,滔滔不竭。
3、先模仿,后創新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1。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3、4年級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但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切勿抄襲代替。
4、先說后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5、多肯定,少批評
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在作文批改是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太理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1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否則,教師若是把學生作文評得1無是處,這不僅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且打擊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以為自己不是寫作的好材料,喪失寫作的興趣與信心,以后,這些學生就會"望作文而止步"了。
6、多寫片段,多寫日記
1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鼓勵學生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記日記。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讓自己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得到1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為此,在平時作文教學中,我強調每位學生平時多練筆,大至對時政國事的抨擊,小至遣詞造句。學生經過了1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運用到作文中去,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 提高寫作的水平。
7、鼓勵創作,相互交流。
俗話說:"樂此不彼",要學好1種東西,興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1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鼓勵學生創作,培養他們創作的興趣,而推薦發表文章是激發學生創作的1個好辦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學生認真對待,選出1些較佳習作,在班上宣讀或展出,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到作文能帶給自己滿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們創作的積極性。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1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