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5 23:17:2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推薦文章簡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默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句子中表達的思想感情。4、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從小確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引導學生在
《詹天佑》是一篇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好教材。我感覺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祖國的教育,培養其愛國情感。
一、 簡介背景,激發愛國情感
教師揭題后,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清朝末年,在帝國主義欺侮、壓迫我國的歷史條件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張鐵路干線,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者對中國的藐視,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認識后,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詹天佑及課文所涉及的時代背景資料:詹天佑,字眷成,1861年生于安徽婺源(今屬江西。1872年被清政府派遣出國留學。188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科,同年秋天回國。1888年應聘擔任唐山至天津鐵路的筑路工程師,開始從事鐵路建設。他親眼看到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暴行和我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決心為祖國修筑完全由我國自己修建的鐵路,不讓帝國主義侵占掠奪。在國內外強大的政治、經濟壓力下,1905年,他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歷盡了艱險,不顧帝國主義的百般刁難、阻撓、要挾、嘲笑,戰勝了惡劣的地理環境,提前兩年竣工,修筑成了我國第一條完全由本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節約投資二十八萬多兩白銀。當時被外國工程師視為奇跡。振奮了民族精神,舉國視詹天佑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典范。介紹這段背景,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過去的一些情況,縮短了課文時代距離,感受到詹天佑為國爭光,為中國人民爭氣的民族精神,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引導學文,培養愛國熱情。
學生大體了解了課文的時代背景及詹天佑的簡要情況后,教師即組織他們自學本課字詞,然后,抓住句子滲透“兩史一情”的教育。首先,由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入手,學習第一自然段,明確詹天佑最杰出的貢獻是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的鐵路干線——京張鐵路。接著,通過“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問題,引導學生讀議二、三自然段,以這樣的句式: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感到非常(),因為()。充分發表個人見解,尊重學生個人不同感受。教師著重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這句話點撥,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并明確從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嘲笑可知,中國當時正處在一個被侵略、被欺凌的環境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詹天佑接受清政府的任命,讓學生揣摩此時,詹天佑想到了什么?體會人物心理,使學生受到感染——詹天佑為中國人民爭了一口氣,他的舉動正是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組織學生邊讀邊批注,研究“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遇到哪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教師側重抓住詹天佑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時的語言、行動、心理描寫的語句展開討論,利用示意圖和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理解開鑿隧道和設計線路的方法。讓學生讀出令自己感受深的句子,這些句子集中表現了詹天佑不畏艱苦,工作一絲不茍,極端負責的嚴謹作風和高度智慧及創造精神,體現了他熱愛祖國,為國爭氣的堅強決心。最后,回歸整體,學習結尾段,使學生理解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明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在備受帝國主義者欺凌、侵略的情況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在地勢險峻、氣候惡劣、設備缺乏的條件下創造性地采用“兩端向中間鑿進”和“中部鑿井法”,成功地修筑了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為我國鐵路建筑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一大勝利。周恩來贊譽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三、指導朗讀,陶冶愛國情操。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懷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朗讀課文,以增強教育效果,如在結尾處回讀第一自然段,學生帶著熱愛、崇敬、自豪的情感朗讀,達到與作者心靈的共振;對詹天佑在阻撓、要挾、嘲笑面前,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時的言行、思想活動的句子,應讀得堅定有力,讀出民族志氣,從而陶冶學生熱愛祖國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的情操。課終,設計“如果你站在詹天佑的銅像前,你會說什么?”的環節,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融情于文章中,既使學生表現出對文章的理解,又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們從小熱愛祖國,立下長大為祖國服務的志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