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6 18:52:02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目標走過來】 目標出現啦,我們抓住它!
⒈學會本課中“塑、餅”等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抑揚頓挫、相依相隨”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重點)
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難點)
【一起學課文】 名師伴你學,問題全會解!
★ 我會解題目 題目是眼睛,輕輕告訴你!
“海鷗”,一種鳥,頭和頸部褐色,翅膀外緣白色,內緣灰色,軀干白色,爪黑色,常年成群在海上或內陸河流附近飛翔,吃魚、螺、昆蟲,也吃谷物和其他植物的嫩葉。“老人與海鷗”講述了他們之間的一個感人的故事。以此為題,直接點出文章的內容。
★ 作者我知道 走近作者心,了解課文魂!
本文是鄧啟耀,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探險協會人文及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副會長 。著有《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中國巫蠱考察》、《宗教美術意象》、《云南巖畫藝術》、《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靈性高原——茶馬古道尋訪》、《鼓靈》、《古道遺城》等著作多種。
● 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親昵——親密 依然——依舊 歇落——停落 企盼——期盼
驚異——驚奇 情義——義氣 領地——領土
反義詞:熱鬧——冷清 懷疑——相信 吉祥——惡運 急速——緩慢
★ 我們讀正文 名師到身邊,親自來指點!
句段導讀
⒈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①。
段導讀:寫冬日里,我和朋友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⒉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②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③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句導讀:從“褪色”這個詞語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十分簡樸的老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勤儉的老人,卻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資給海鷗買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鷗。是什么給了老人這么大的動力?無疑,是老人對海鷗那種無私的愛。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讀者呈現了一個愛海鷗的老人形象。]
段導讀:寫一位儉樸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⒊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④起嘴向海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干干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⑤的樂譜。[句導讀:這幾句是老人喂海鷗的一個細節描寫。老人的動作是那么的嫻熟,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諧!“掃”字把鷗群吃食的樣子描繪得生動鮮活。海鷗有節奏地翻飛著雪白的翅膀,那場面,像一幅靈動的畫,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段導讀:主要寫老人給海鷗喂食的情景。
⒋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⑥地唱著什么。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⑦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句導讀:多么樸實的名字!然而透過這一個個樸實的名字,我們看到的是老人對海鷗的親昵,對海鷗的愛。老人親昵而自然地呼喚著一只只海鷗,就像在呼喚著自己的兒女。也許老人并不會唱歌,可一聲聲對海鷗的呼喚,不就是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嗎?]
⒌“您給海鷗⑧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⒍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⒎“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⒏“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是老沙!”老人得意⑨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段導讀:第4~8自然段主要老人給海鷗取了好聽的名字,并能準確地認出他們。
⒐水面上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只海鷗腳上果然⑩閃著金屬的光,另一只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⑾。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喂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段導讀:寫老人喚來兩海鷗,邊喂食邊同它們說話。
⒑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⑿起來。[句導讀:一談起海鷗老人就興奮,就高興,就來神,所以他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這說明老人對海鷗已經產生了濃濃的情誼。]
⑾“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只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歇落⒀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后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句導讀:海鷗向老人告別,連續五次落在老人的帽子上。從海鷗告別的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海鷗對老人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⒁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⒂觀看。[句導讀:這句話說明了海鷗能聽懂老人的話,是因為老人來此呼喚的多了,給海鷗喂食的次數多了,海鷗已經把老人當作親人來看待。所以,老人一呼喚,海鷗就會飛過來。]
段導讀:主要寫老人講海鷗、喚海鷗。
⑿太陽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池⒃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里帶著企盼。
段導讀:主要寫太陽偏西了,老人舍不得海鷗離去。
⒀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⒄親人一樣。
段導讀:寫十多年了,老人和海鷗就像和親人一樣。
第1~13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⒁沒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段導讀:寫十多天后,我們得到了老人去世的消息。
⒂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仿佛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⒅……我們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⒆,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么大事。[句導讀:這是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鷗一開始“突然飛來”時,也許以為是老人又來給它們喂食了,許多天沒來的老人終于又來了,于是它們沒等老人呼喚它們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飛來”。然而它們很快就發現不對,于是它們圍著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一定是發現十多年來天天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老人今天與往常不一樣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我們非常驚異⒇,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邊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段導讀:寫我們把老人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翠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⒃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21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22的白翼天使。[句導讀:“紛紛”說明這么多海鷗動作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指揮。“站成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這樣的場面,相信無論誰都會為之動容。]
段導讀:寫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肅立,像是為老人守靈。
⒄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23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24中脫出身來。[句導讀:當老人的遺像被我們收起時,海鷗們的舉動又是那么地讓人吃驚,所有的海鷗都大聲鳴叫著朝遺像撲過來,飛動的翅膀形成了一個白色的漩渦,使我們幾乎無法脫身。]
段導讀:寫當我們收起遺像時海鷗的表現。
⒅……
⒆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25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里,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段導讀:主要寫我們贊美老人。
第14~19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通過老人死后,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字詞導讀:
①[熱鬧]使場面活躍,精神愉快。例句:節日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②[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顏色逐漸變淡。文中指老人的衣服因穿的時間久而顏色變淡。
③[城郊]鄰近城市的農村。“郊”要與“效果”的“效”區分開。
④[撮]吮吸。
⑤[有聲有色]形容表現得十分生動。例句:他有聲有色地講述著昨天發生的故事。
⑥[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⑦[親昵]十分親密。
⑧[鷗]海鷗,要與“歐洲”的“歐”,“ 毆打”的“毆”區分開。
⑨[得意]稱心如意。
⑩[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⑾[平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作用于一個物體上,各個力互相抵消,使物體成相對的靜止狀態。
⑿[生動]具有活力能感動人的。例句:這篇作文語句生動,事例感人。
⒀[歇落]文中指海鷗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⒁[吉祥]幸運。
⒂[駐足]停下腳步。
⒃[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稱滇南澤,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國第六大淡水湖。
⒄ [像]畫像 肖像。要與“橡膠”的“橡”,“象征”的“象”區分開。
⒅[相依相隨]相互依靠,相互跟隨。
⒆[盤旋]環繞著飛或走。例句:飛機在空中盤旋。“旋”要與“漩渦”的“漩”區分開。
⒇[驚異]驚奇詫異。
21[瞻仰]恭敬地看。
22[守靈]守在靈床或靈位的旁邊。
23[遺像]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畫像。
24[漩渦]流體旋轉時形成的螺旋形。
25[靈堂]停靈柩、放骨灰或設置遺像、靈位供人吊唁的屋子或大廳。
★ 幫你理層次 了解作者思路,學會布局謀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