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6 22:45:51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我最好的老師》的評課稿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教學方法獨
特, 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 第一天上課, 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猬
獸”這種動物, 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 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于貓猬獸
的一切都是編造的, 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 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判斷, 具有懷疑的能
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 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 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后的科學課
成了一種“冒險”, 最后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贊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
懷疑精神;另一方面, 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 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蔣老師執教的這堂課有以下亮點:
一 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的線索進行教學。
“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 于是,在這堂課上就抓住了“這算什
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峰回
路轉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臺,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
,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生的。這使我
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
段。可以融入情感這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中,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
,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
方式和人生導向。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
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說,拓的是課文的意蘊,展
的是課文的內涵。
二 自主、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通過讀來理解感悟文章。
圍繞這“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兩個層次展開的。從內容上看圍繞中心的句子較為
明顯,《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
人。教學時,緊緊抓住這個文章的文眼來進行,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學時,是輕分析,
重感悟,讓學生自主閱讀。本課設計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品味,理解感悟。讀得充分:有整篇
讀,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讀,有關鍵語句的反復讀;讀的形式多樣:有自讀、范讀、領讀、齊讀、師
生合作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等,使學生在熟讀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表達方式、獲得
情感的體驗。讀后又讓學生自由談體會和感受,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做到時時刻刻進行切
實的語言訓練,又時時刻刻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