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09-11-07 15:04:54 下載試卷 標簽:說課稿 五年級 語文
教材理解:《天職》是一篇來自課外的文章,寫了波蘭一位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海爾曼面對三個身份不同病人(小偷、情敵、蓋世太保)采取了救和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用生命詮釋了“天職”一詞。文章是采用總分的寫法將三個小故事連綴,中間沒有作者的議論,很客觀地記敘了三件事,醫生的言行刻畫很細膩。
關鍵詞:天職
在詞典里,天職指應盡的職責。
在文章里,天職有兩方面的含義:⑴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⑵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職!
前者是醫生的天職,后者是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的天職。
教學難點:學生對故事背景不熟悉,“法西斯”“蓋世太保”“二戰、德國、波蘭”這些都是學生認知上的難點,需要適當的拓展。
教學策略:利用文章的特點,將課題“天職”作為全文學習的切入點和制高點,文本分兩次呈現,形成學生認知沖突,從而來理解兩個層面的含義。
教學思路:
第一板塊:通過自學,理解“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1、板書課題,初解“天職”,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以前看到過嗎?
2、由題切入,自學文章(前部分)
我們說,題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非常重要。讀懂題目往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章;讀懂文章也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題目。
現在,我們就來讀讀文章,把文章讀通順,想想文章內容與課題有什么關系。
3、反饋,說說讀懂了什么?
故事內容 板書生成:海爾曼 大夫
文章寫法 圍繞總起段落選用了兩個故事來寫,救小偷,救情敵。
4、二解“天職”:現在明白“天職”是什么意思了嗎?
5、好文章總是越讀越精彩的,讓再次輕聲讀文章,把讓你更好理解“天職”這題目的有關句子劃下來,可以在旁邊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反饋,重點感悟:
這時,海爾曼和助手從樓上下來,助手說:“打電話讓警察把他帶走吧!”
“不,在我診所的病人不能這樣出去。”海爾曼把小偷抬上手術臺,連夜給他做了連肢手術,并打上了石膏繃帶,一直在診所里把他徹底治好,才把他交給警察。
助手說:“他偷了您的財物,您怎么還如此給他治療呢?”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很多同學都找到了這段話,那么我們先來研究這一段。請一個同學讀一讀,同學們在心里跟著讀。
說說你的理解。“連夜”時間抓緊
是第二天早上就送警察局了嗎?
得花多少時間?你從哪里看出來?“徹底,才”。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對于這個折了腿骨的小偷,想象一下,海爾曼是怎樣進行醫治的?
同學們,這哪里是在醫治照顧一個小偷啊,這分明是在照顧自己的朋友,親人!
我們再一起合作讀這一段話。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猶豫嗎?讀
可以商量嗎?讀
短短的十個字,做到它容易嗎?讀
真是一個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鋼材做成的手術刀一樣堅硬鋒利的倔老頭子,哪怕是偷他財產的小偷,他也會那么盡職地去醫治。現在我們再來讀課題:天職
◇其他還有這樣的地方嗎?
簡單交流。
海爾曼曾經受過他們的侮辱。現在在這種場合重逢,使他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他始終一言不發。
列夫斯基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待進了手術室才清醒過來,見拿著手術刀的是海爾曼,不由大吃一驚,連忙掙扎著要起來。
“老實躺好,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遠難以寬恕的情敵,你又是我必須搶救的患者。”
一個修補顱骨的手術,讓海爾曼站了十多個小時,最后暈倒在手術臺旁。
列夫斯基傷愈后,夫妻倆在海爾曼面前慚愧地說:“如果您不嫌棄,我們愿意為服侍您而獻出余生。”
海爾曼說:“醫生在手術室里記住的只是他的天職。忘記的是個人恩怨。”
6、總結:兩個小故事,一個是偷他財產的小偷,一個是搶他妻子的情敵,在海爾曼博士的眼里,他們都只是他的病人,因為他永遠記著一句話:(讀)醫生在手術室里記住的只是他的天職。忘記的是個人恩怨。
作者用“天職”兩字做文章的題目,用得好嗎?
文章沒有完,還有第三個小故事,猜猜這個故事,大概會寫什么?為什么這么猜?
第二板塊:重點悟讀,感受“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職”
1、下發文章第二部分,自己讀
幫你讀準音,這里有幾個注音的詞語:
暗自喟(kuì)嘆 劊(ɡuì)子手 玷(diàn)污
字字千鈞(jūn)
2、讀了之后,發覺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我知道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問題,就像老師第一次讀到這文章一樣,現在就只讓你問一次,你最想問是什么?(為什么不救呢?為什么海爾曼對待這個人的態度是那么不同?)
誰來解答?請再來仔仔細細地讀讀這個小故事,然后與前面的兩個事例進行比較,或許這樣能讓你解決問題。
海爾曼一眼就認出這是個最兇殘的德國刑警隊警官,在這個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蘭人喪生在這個人的槍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嘆: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
海爾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醫護人員,他洗手、刮臉,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拿起他那把最大的手術刀,走進手術室。他沒有去找子彈,而是用那把手術刀結束了這個法西斯劊子手的生命,……
3、小組合作討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要求:不是簡單地說說,而是結合文章的語句有根有據地說。
4、反饋:穿插背景補充資料(引導概括)
對象不同:結合語句,海爾曼一眼就認出這是個最兇殘的德國刑警隊警官,在這個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蘭人喪生在這個人的槍口下。
背景介紹(視頻或文字)讀
一眼就認出,不是別人,就是他!再讀
仇恨不同:個人恩怨 國家仇恨
心情不同: 猛然一震,暗自喟嘆
做法不同:支走了 洗手、刮臉 穿好 罩上 拿起 走進
同學們,不知道你讀這些話時,心里有沒有閃過一絲疑惑?(為什么寫這些?)是啊,為什么呢?
他進去干什么?讀
他這一進去,選擇了什么?讀
他猶豫嗎?他害怕嗎?讀
一個個慢鏡頭,就這么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一個老人,一個被德軍占領了祖國的波蘭老人,一個眼睜睜地看著數以萬計的同胞被法西斯殘酷屠殺的老人,他就這么最后一次走進了手術室,最后一次拿起他的手術刀。再讀
現在來說說,為什么要寫這些慢鏡頭?(從動作的冷靜體會內心的堅定,走近海爾曼內心)這樣去,還是一位醫生嗎?(戰士)
結果不同:這個人死了。
5、現在,你覺得這個人,該救嗎?(不該救)救了就意味著……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位老人,這個戰士最后的與德國法西斯針鋒相對的話:
“你玷污了你的手術刀。”
“沒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記了醫生的天職。”
“沒有。此時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職!”他一字一頓、字字千鈞,全市人都聽到了。
理解 此時此刻 最高的天職 字字千鈞
6、再看課題,用心去看這兩個字,你又想說什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