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8 18:01:5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圓片18個、旺仔飲料13瓶。
學具:每人準備小圓片18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1、課件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伴隨著雄壯的音樂,星星小學在開運動會,瞧,多么熱鬧!老師想去做拉拉隊為他們加油,我們也為他們加油,好嗎?(喊三聲“加油”)
2、運動會上,拉拉隊員們想得真周到,為運動員準備了一些旺仔飲料,
有一個小朋友問:“有多少盒?”
二、新課教學例1
1、說一說
師:你們知道這里有多少盒嗎?想一想,說一說。(教師巡視,注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剛才XX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旺仔飲料,(請這位小朋友來數一數),大家也學著他的方法數一數。老師還想給大家介紹另一種數的辦法,接著數。也有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聽聽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指名說說)
(老師說:你們說的都很好,小朋友們真能干!)
2、擺一擺
A、課件,出示課題9加幾
B、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該怎樣列式?板書:9+4,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用小圓片擺一擺。一位小朋友擺9個,表示盒子里的飲料,一位小朋友擺4個,表示盒子外面的飲料,剛才有小朋友用數的辦法,老師覺得太麻煩了。請同桌小朋友動腦筋想個辦法,讓老師一眼就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幾個圓片?
C、3、說一說
小朋友擺的真好,現在我們學著剛才擺圓片的辦法來移旺仔飲料,理解“湊十法”。(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
3學會了移飲料,現在請你用同樣的方法來移菠蘿。雞蛋圖。
二收集數據,提出問題
(解決了飲料問題,老師這兒還要一個問題需要小朋友幫忙,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幫我解決?)聽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操場上有哪些運動隊?(跑步,踢毽子,跳繩,跳遠,)各有多少人?同桌合作記錄收集信息,指名回答,教師隨機貼圖。
2、現在老師想知道“踢踺子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幫老師解決嗎?該怎么列式計算呢?
3、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提出一些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指名提問題并列式,計算結果。
4、小朋友真能干,會提那么多問題,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個對口令的游戲。我說“踢毽子的有9人”,小朋友自由選一個活動說“XX的有( )人,大家說“一共有幾人?”聽懂老師的意思了嗎?
A、師生合作提問題。
B、學生每編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列式,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C看著板書讀一讀,(9+3=12,9+7=16,9+6=15,)請學生觀察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第一個加數都是9,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小朋友在做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的數里面拿出1個和9湊成10,10加幾就等于十幾)
D(該考考小朋友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來開小火車,看哪列火車最先到北京)開火車算。(做一做第3題)小黑板出示,打★的算式說說思考過程。
二、反饋練習。
(小火車開得真棒,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看看誰是順風耳?)
1聽算。
a師生聽算。老師報算式,學生迅速口算。
b生生聽算。(耳朵真靈,現在老師給小朋友一次出題的機會,你來考考大家,請一學生報,其他學生說得數。)
2.游戲(七色花)
(學得真好,老師就把一個有趣的游戲送給你們,作為給你們的獎勵。在玩游戲的同時,別忘了動腦筋哦!)
花媽媽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因為她有五顏六色的七個花瓣,大家都叫她七色花。也許因為七色花太漂亮,有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悄悄地把七色花的花瓣撕破了。七色花受傷了,她正傷心地嗚嗚大哭呢!小朋友快點幫七色花把破碎的花瓣找回來,再拼起來,讓七色花還像以前那么漂亮,好嗎?
出示一朵花,讓學生計算后再粘貼。反饋。(七色花的花瓣終于找回來了,我想花媽媽一定會記住我們這些好心人幫助了七色花。只要大家都有一顆愛心,我們的世界都會更美好。)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和大家說說。
9加幾的算式,得數都是十幾,一般我們都是把小的數拆成1和幾,1和9湊成10,10加幾就等于十幾。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