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9 18:01:0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能在課文語境中讀出“雨、答、開、花”4個生字的音;認識“豎彎鉤”這個筆畫,指導描摹漢字“花、開” 。
2、能正確拼讀出本課中所要求拼讀的音節。
3、朗讀兒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
4、能在朗讀中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啟發談話
1、出示圖片(春雨、雷雨),隨機在圖片下出示詞語。
要求學生觀察兩種雨有什么區別,結合看圖認讀生字“雨”字。
師:圖上畫的是雨,雨是最常見的自然現象,看老師來寫“雨”字,注意看我是怎么寫這個字的。
師板書“雨”;注意看老師寫這四點的順序。
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2、說話練習,引出課題:
出示:下雨啦la;(指名拼讀,齊拼讀,注意要讀輕聲);
師:請大家聽老師說一句話,看誰聽得最仔細,能記住老師說的這句話。
指名重復老師的句子。
師:你們能不能模仿老師說的樣子來說兩句。要求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過渡: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下雨啦”(出示)讓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去了解一下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說明:
出示春雨、雷雨的圖片并結合雨這個自然現象能讓學生在隨機認識雨字;“雨”字雖然沒有描摹的要求,但老師的板書可以幫助孩子記憶字形,并滲透筆順,課堂中教師的板書是指導學生寫好字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應該充分重視板書的作用。老師用“下雨啦”說一句句子,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記憶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記習慣;再讓學生學著樣子來說一句話,要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從而有機結合進行了說話訓練。
二、聽錄音,學習兒歌,認識生字,繼續練習拼讀音節。。
1、初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兒歌內容。
2、出示課文,再聽錄音,要求注意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3、自由讀兒歌:對照生字表,在課文中圈出今天認識幾個生字。
4、輕聲跟著老師讀讀兒歌。
5、自讀,邊讀邊記一記今天要認識的生字。
6、指名讀兒歌,反饋,及時正音。
7、開小火車讀生字。
8、練習生字音節拼讀:
花:滲透三拼音
出示: di da(滴答)指名拼讀,再出示詞語,開火車拼讀。
說明:
以讀為駐展開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反復讀文的過程中了解內容,認識生字。讀要體現層次性,初聽課文錄音讓學生整體感知一下兒歌內容,激發學習熱情;在聽錄音,重在聽清幾個生字的讀音;再讀兒歌,鼓勵學生在反復讀文中認清生字的形,采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與生資漸碰漸熟,最終達成圍教學目標——在課文語境中正確讀出生字。另外在反饋“花”的讀音時滲透了三拼音,為以后的教學做鋪墊。
三、再讀兒歌,了解內容
1、讀了課文以后你們發現發生什么有趣的事了嗎?指名交流。
2、指導讀好第3、4句話。男女分角色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知道了下雨啦,柳樹要發芽。你還知道什么?(桃樹要開花。柳樹、桃樹喜歡雨水。……)
在了解的基礎上再指名分角色讀一讀。
3、四人小組用不同形式讀課文,老師下去巡視、指導。
請比較有典型的讀法的小組讀,并交流為什么這樣讀。體會他們所表現的不同的意思。(比如,有的讀得輕一點,因為春雨是細細的,輕輕地在下;有的讀得響,是因為很高興,雨水可以幫助植物生長。等等)
說明:
通過老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對兒歌內容的理解。重在培養學生閱讀方法,采用感受讀、有選擇性地讀,以及小組合作讀來培養初步合作意識。
四、游戲拓展、鞏固。
1、叫號游戲(加入以前學過的字)
2、出示生字,說說有什么好方法記記這些字形,學寫兩個字。
開:滲透筆畫;
花:滲透上下結構。學習新筆畫“豎彎鉤”,師范寫,生書空。
描寫這兩個字,強調寫字姿勢。
3、小小廣播員,讀讀你喜歡的句子。
a、小雨滴滴答答地落到了柳樹身上,它要發芽啦!
b、桃樹妹妹高興地對小雨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4、課后練習
a、將拼音送到相應的圖片上,送對的小朋友要領大家拼讀,隨機出示漢字
da da da da 沖鋒槍答答答。
b、填寫象聲詞
出示:滴答,滴答,下雨啦!……
pi pi pa pa
噼噼啪啪,爆竹響啦!……
課文里桃樹、柳樹聽到雨聲發生了對話,那我們能不能也做個小作家,把它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為它繼續編寫下去。明天說給大家聽一聽。
說明:
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此環節中,用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了字詞和拼音。叫號游戲中加入了以前學過的字,以達到知新溫故的目的。讀句子的游戲是讓學生體會到同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形式來表達。最后的課后練習幫助學生復習了拼讀音節,在填寫象聲詞后訓練學生試著模仿兒歌的內容續編下去,培養學生說話和想象的能力。從而體現在寓教于樂的精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