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15:23:24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第88—89頁《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倒推”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實際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讓學生體驗“倒推”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運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并能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方法和步驟。
難點: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倒推”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例2探索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感知策略。
1.談話引入:老師的年齡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歲。老師今年是多少歲?
2.搶答:一個池塘內有一小片水浮蓮,它每天能在水面上長大一倍,28天就把整個池塘遮滿了。試問,這一小片水浮蓮長到能遮住半個池塘需要多少天?
3.揭題:
師:解決上面兩個問題,你覺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師:這種從結果出發,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在我們的生活中和數學中經常使用。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初步體驗,建立模型。
師: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用列表、整理信息、畫圖等策略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將用新的策略——倒推來解決新的問題!
1.談話導入例1,課件動態演示。
師:同學們,從圖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師:如果咱們使兩個杯子里的果汁同樣多,現在你可以知道原來甲、乙兩杯各有多少毫升嗎?
師:你們還想讓老師提供一個怎樣的信息?(突出還要有變化的過程)
多媒體補上信息: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追問:分別起了什么變化?
2.解決問題。
①把討論的結果填在表格中并列算式。
②交流:展示學生的表格,說一說想法?
3.回顧反思。
小結:倒過來推想就要從現在的數據出發,根據各自發生的變化往回推算出原來的數據,也可以簡稱倒推的策略。
過渡: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用到倒推的策略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自主探究,理解策略
1.探索例2。
出示例2:小明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還剩52張。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
(1)學生讀題。
師:想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嗎?我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請看屏幕:
整理條件 確定策略 列式解答 檢驗答案
(2)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3)小組交流,集體反饋。
抽樣展示出學生的方法,
可能的思路:
思路一:
或符號表達:
+24 -30 52
思路二:
可能出現的算法:(板書)
52+30-24=58(張) 說一說每一步的意思。
52+(30-24)=58(張)比原來少了6張,現在有52張,原來應該有58張。
2.回顧反思,對比深化。
(屏幕顯示兩個例題)
回憶:在解決例1、例2問題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師:你認為什么樣的情況適合用“倒推”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呢?怎樣運用呢?
小結:某種數量經過一系列變化后,都是已知現在的結果,要求原來的數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從結果出發,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
四、綜合應用,深化理解。
1.填一填。
-30 +40 +16 ×9 ×4 ÷7 ( ) ( ) ( ) ( ) ( ) ( ) ( ) ( ) ( )
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從左向右,從右向左或從中間向兩邊填空,對比逆向與順向思考方法,明白要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
2.做一做。
在“汶川,加油”愛心援助活動中,王子鋮同學把自己收藏圖書的一半還多1本捐給了災區的學校,自己還剩25本;張瑋瑋同學把自己收藏圖書的一半還少1本捐給了災區的學校,也還剩25本 。
兩個人原來收藏圖書一樣多嗎?
(1)學生讀題、審題后,問:可不可以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可以)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指導信息整理,畫線段圖。
(3)出示算式,集體反饋:
小結:這題用什么方法去理解比較簡便?(畫線段圖)
3.玩一玩。
師:我國著名數學家
機動:同位互玩。
師:同學們,咱們只要勤于思考,一定會感到數學好玩,只要刻苦努力,一定會玩好數學,大家一起努力,相信一定會讓數學成為好玩的數學!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你是怎樣理解倒推的策略的?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整理信息?(板書:列表格——摘錄條件——畫線段圖)
小結:因此,同樣運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但是整理信息的方法是不唯一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