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0:45:39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輕重”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二單元的第三節課,我在設計此課時,考慮要達到以下目的: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輕重”的比較方法,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我對數學內容進行了整合,教學后,我有如下的體會。
1、多媒體教學,發揮最佳效果
傳統的教學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單調、枯燥。多媒體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這是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在教學中,我設計的活動畫面配上悅耳的音樂,牢牢地吸住學生的注意力,把比較過程形象地展現出來,教會了學生觀察比較。
2、難易結合,突出重點
在教學中,對學生能直接比較的,我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比較,而將大量的時間放在練習不能直接比較的事物上,對于不能直接比較的,我只是引導學生尋找合理的方法,并不直接比較,而且都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尋找方法。
3、精心設計,練習形成多樣
課程標準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練習,強化訓練,及時反饋,及時矯正,及時補救,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我把練習分成三種形式:獨立完成的練習、游戲、討論合作練習。通過三中練習形式,練習不同層次的題,難易結合,練習形式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同時,一些比較困難的題目,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也順利完成,達到教學目的。
4、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執教中,我采用獎勵激勵法,設計了絮叨激勵性的語言:正確!對!很好!真聰明!最肯動腦筋!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情感,競爭的心理。為了獲得獎勵,學生積極動腦,踴躍發言,課堂氣憤異常活躍,掀起了陣陣高潮。
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只有這樣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這堂課我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掘學生的聰明才智,提高學生的教學素質,這是充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此外,我認為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的意識不夠強。學生分小組活動時,有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缺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