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3:22:11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教學,學生已經初步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的順序,初步感受到混合運算與生活的聯系。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運算順序。
〖課堂實錄片斷〗
師:仔細觀察圖,說一說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多個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圖。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現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幾只船?問題出現了,現在請同學們幫幫忙,動腦筋,想一想,幫助圖中的小朋友解決問題。
(通過創設男、女生過河的情境,使學生將計算生活化,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生:29+25=54(人),54÷9=6(只)。
師:如果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列成混合算式,誰來試一試?
生:29+25÷9。
師:你們來說一說這樣來列式行不行,為什么?(小組內討論,再說一說。)
匯報:1. 不行,因為我們第一次的算式是先算加法,而第二個算式是先算除法。
2.我們小組也認為不行,因為,我們要用男生和女生總數去除以9,而不是用女生數去除以9。
……
(評析問題的出現為后面小括號的出現做好鋪墊。)
師:好,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那我們該怎么辦?以前,我們學過許多的數學符號,你們還記得有哪些嗎?
生:+,-,×,÷,<,>,=。
師:每個數學符號都有它所表示的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符號――“()”小括號(板書),小括號很多同學都見過,它在數學算式中出現,就表示“()”里的要先算,F在再來看這道題,應該怎樣做才能符合題意呢?
(評析結合具體情境,教師將小括號介紹給學生。)
師:同桌之間討論并匯報結果。(引導學生感知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生:(29+25)÷9
=54÷9
=6(只)
答:需要租6只船。
師:小括號在這里是什么作用?
生:小括號里的要先算,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編者點評〗
本片斷鼓勵學生根據問題自己嘗試列式,并讓學生互相討論所列算式的合理性。以實際情境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此體會到引入新符號的必要性,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