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2 19:46:50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新詞的意思。聯系上下文體會“長”、“芳香”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憑借語言文字地朗讀,領會“月光啟蒙”所表達的內涵。通過朗讀歌謠感受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想象并領會歌謠的意義,感受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作者產生的影響。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濃郁的母愛,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歌謠童謠嗎?歌謠是用什么方式流傳的呢?
生:口頭相傳。
師:老師小時侯聽大人講了一個歌謠,至今都記憶由新。你們想聽嗎?
老師講童謠《鷓鴣鴣》,學生思考這個童謠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然后指名回答。
生: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做一個勤勞的人。
師:那這個道理在童謠里有沒有直接說出來呢?(沒有)這就是“含蓄”。
它的語言又十分幽默,這就叫“風趣”。(板書“含蓄”、“風趣” )
二、揭題、解釋題意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歌謠有關。
1、板書“啟蒙”。
教師解釋“蒙”的意思。原本指一種寄生的藤本植物,纏繞在別的植物上,所以有覆蓋的意思,
2、指導寫法。
3、“啟”是什么意思?(開啟、打開的意思)
4、理解“啟蒙”:把原本覆蓋的東西打開,使能夠看得見。
5、板書“月光”
師:月光能啟蒙嗎?“啟蒙”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齊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自由質疑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一讀。
“籬笆”、“時辰”、“混沌”、“篩大米”、“蓮蓬”、“蓮花落”
3、老師講解什么是“蓮花落”。
4、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指名回答。
板書:吟唱歌謠、童謠,講故事、說謎語
5、再讀課文,邊讀邊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6、質疑。
(1)“混沌”、“豁然開朗”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從“混沌”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叫“啟蒙”。
(2)“故道”是什么意思?
(3)兩個“長”是什么意思?
(“不長五谷”的“長”是生長的意思。“卻長歌謠”的“長”是流傳的意思,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歌聲不斷。)
(4)為什么說母親的歌聲是“芳香的音韻”?
(5)母親不認識字,怎么可能有智慧的才華啟迪我的想象?
(6)母親是啟 蒙 老師,為什么是“月光啟蒙”?
四、享受美妙,體會“啟蒙”
1、出示課文第一句話:“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作者為什么說夏夜是美妙的?怎樣的美妙?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夏夜的美。
(2)老師范讀,學生用心靈來感受這美妙的夏夜。
(3)學生齊讀,寧靜、優柔地讀,將這種美妙傳達。
2、文中說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時辰,僅僅是因為景色美嗎?
(母親為我吟唱歌謠。)
3、課件出示歌謠。
(1)學生自由練讀歌謠。
(2)師:母親是如何為我吟唱的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3)“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是什么感覺?怎樣表達這種感覺呢?試著讀一讀。
(4)教師領讀。語調悠長飄逸,舒緩自由。
3、你們想不想做夏夜里的那個孩子,聽一聽母親來唱一唱呢?閉上眼睛。
聽錄音。
師:什么感覺?(美)
4、齊讀“她用甜甜的嗓音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5、“芳香”是什么意思?母親的聲音怎么是香的?讓我們來先了解一下母親的生活。
(1)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指名讀。
(2)“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那就意味著什么?(日子非常艱苦)
師:意味著在那個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換來的還是清苦的日子。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可想而知很勞累,勞累之余母親干什么?
(3)學生齊讀“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4)沒有怨言,沒有愁苦,洗去勞累,換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謠,她唱的是什么?
學生齊讀歌謠。
(5)師:守著一方貧瘠的土地,不能去遠方,不要緊,誰帶我們去呢?
生: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
師: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樓,不要緊,誰給我們蓋?
生: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
師:傳說中的鳳凰是一種怎樣的鳥?
生:吉祥、太平……
師:是啊,喜慶的鳳凰幫我們蓋了那么多的高樓,
生: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6)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以苦為樂、任勞任怨、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向往……
(7)師:母親高尚的品格和對生活的熱情和向往通過她的歌聲傳達出來。所以作者說——學生齊讀“小院里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6、在苦難的日子里,能對未來始終抱有熱情,懷著美好的向往,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的精神支柱呀!所以,這樣芳香的音韻不僅香在了院子里,也香在了我的心里。
7、作者是怎么來描寫母親聲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韻”,什么器官可以感覺到?
生:可以通過皮膚、耳朵、鼻子等來感覺到。
師: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寫出了同樣的感覺——母親聲音的美妙。
8、齊讀第4自然段。
五、總結
童年的夏夜,有這樣芳香的音韻為伴,怎能不美妙,所以課文開頭就說
——學生一齊讀“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師:在這美妙的夏夜,母親還給我講了什么呢?我們下一節課接著討論。
六、作業
課后搜集一些民歌民謠,讀一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