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的誣告案
來源:法律教育網 2009-11-13 13:24:59

清乾隆23年(1758)間,廣西桂林府興安縣發生了一樁誣告案。
四川府興安縣的謝臨川,狀告清泉縣人謝嗣音的祖父。謝嗣音的祖父原來是他家的仆人,后來偷了他家里的錢財逃跑了。現在在原籍清泉縣找到了他。希望發公文提取人犯回去服役。
官府拿來賣身契,尚有家人的姓名冊上,有謝嗣音的祖父、父親和叔叔。官府見證據確鑿,正準備定案,忽然有個老秀才走了進來,說他是本縣西鄉人,雖然自己久試不中舉,但自認為尚有許多學識,想看看謝嗣音的賣身契。
秀才看了一會兒,對謝嗣音說:“這個案子乍看雖然很嚴密,但里面有大漏洞。如果指出來,你就可以轉敗為勝了。”謝嗣音賞給他重金,他才把漏洞說出來。
請問:賣身契上的漏洞是什么?
答案
清泉縣以前一直屬于衡陽,到了乾隆二十三年才分衡陽的一半為清泉,賣身契是雍正年間簽的,就應該稱是衡陽縣人,怎么能說是清泉縣人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