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7 15:01:4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復習 課件 診斷活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加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激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計算4+1=5的過程,教學難點是使學生會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教師將練習紙發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態度框里填數。后面兩題有多種填法,訂正時,讓學生把多種答案都說出來。
二、教學例題4+1=5
1.創設活動情境。
電腦課件顯示:4只小鳥在草地上吃小蟲(伴小鳥的喳喳叫聲),又飛來一只。
教師:“根據這一情境,你能提什么問題?”
學生提的問題也許有很多,有些問題甚至是不著邊際的,只要學生敢于提問,教師都給予鼓勵。然后在學生所提的問題中抽出與本課教學內容相吻合的問題“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讓學生思考: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在小鳥圖的下面顯示“4+1=”。
2.交流各自的算法。 提問:“4加1得幾?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4~6人為一小組),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教師巡視,注意傾聽學生的不同想法。然后請持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上臺說說自己算的過程。
學生甲:我是看著小鳥圖,用數數的方法(1、2、3、4、5)算出來的。
學生乙:我是從4開始,加1就接著往下數一個數(4、5)算出來的。
學生丙:我是撥手指數出來的:4個加1個是5個。
學生�。何抑�4和1組成5,所以4加1得5。
……
3.總結提煉。
提問:“不看小鳥圖,不用撥小手指,你會計算4加1得幾嗎?”引導學生想數的組成知識。使依賴直觀(小鳥、手指)進行計算的學生逐步脫離直觀,過渡到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
4.做教科書第24頁上的“做一做”。
�。�1)做第1題時,可將左、右兩幅圖制成電腦課件,動態展示貓的活動情境。接著讓學生說說題意和怎樣列式,以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計算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數。然后點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最后可將算式3+2=5、2+3=5排成如下形式:
讓學生比較異同,使學生直觀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一規律。
�。�2)第2題的練習方式與第1題基本相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作業。訂正時,點名說說是怎么算的。鼓勵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進行計算。
2.做練習三的第4題。可將在左、右兩幅圖制成課件,動態顯示蝴蝶、蜻蜓飛來,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蜻蜓的過程。在學生認真觀察圖意的基礎上,完成算式中的填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