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8 13:50:59 下載試卷 標簽:課件 高中生活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使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稱量物品經常用到的秤稱。能正確估計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000克=1千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臺秤、2分硬幣、花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口算訓練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題,請你看卡片進行解答。
(指名學生答題)
2、我把做過的乘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左邊,把除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右邊。
3、做完了口算題目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
4、通過剛才是實驗表明,只有天平左右兩邊放一樣重的物體托盤才會保持平衡。
二、認識重量單位——克
1、師:請你用手掂一掂,一包鹽和一個硬幣,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請你再用手掂一掂,一個硬幣和一團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問:通過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鹽比硬幣重得多,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幣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斷了,因為它們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對于很輕的物體,我們就用克來衡量。
板書:克的認識
2、實驗:拿出一個5克的砝碼放在天平的左邊,不斷往另一邊加2分的硬幣直到兩端平衡。
問: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稱1克米、2克花生、5克綠豆,說說你是怎么稱的。
三、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克,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詞是用來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書:克和千克的認識
師:我們經常見到的臺稱就是以千克為單位的。
(講解臺秤的使用方法)
師:請你往臺秤上放一些有標識重量的零食,稱出1千克來,然后統計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學生匯報,板書:1千克=1000克
2、隨便稱1千克物品,然后去參觀別的小組。
(以上視學生的表現發給一個信封,學生不能當場打開)
3、學生根據信封中的內容購物,采取成信購物的方式,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購物的。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二
1、課前讓每位學生去任選看兩件物品并填好調查表;
調查表
物品名稱凈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個數
1千克(蘋果)( )個
1千克(鹽)( )袋
2、學生匯報自己是如何進行調查的。
3、動手實踐:
師的桌面上陳列了一些物品,請每組任選1件猜它的重量,你們認為組內誰猜得最準就在表中填誰猜的重量。用同樣的方法猜出1個蘋果的重量并填寫試驗卡
物品估計的重量稱的重量
1個蘋果( )克( )克
( )克( )克
4、從學生的數據中整理各種商品的價格表如課本89頁第7題。
5、解決問題
問:從以上數據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
6、分析討論課本第90頁第8題。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三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85—87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3.使學生了解用秤稱物品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自主選擇合適的秤稱物品。
4.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品質量的意識。
教具準備: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兩袋糖各500克,一袋鹽1千克,彈簧秤,電子秤,天平一袋蘋果1 050克等。
(學生用)六人一組:一個2分硬幣約1克、兩顆花生米1克、兩袋糖各500克、一袋鹽1千克、天平等。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學過程:
一、體驗輕重
1.指名抱一抱老師,抱一抱同學,說說有什么感受?
2.猜一猜 師出示一包鹽,一包糖,猜猜是糖重,鹽重,還是一樣重?(生猜)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稱,看包裝袋。出示包裝袋上的質量。
3.學生匯報課外調查的質量情況,師隨機板書。請小朋友觀察板書,發現了什么?
生1:都有關克與千克的。生2:還有g、kg的。
二、出示課題“克與千克”
1.師說明g和kg分別是克與千克的國際單位符號。
2.請小朋友用手掂一掂文具盒與數學書的質量,誰重?有什么方法?
生:用秤稱。師出示課件“各式各樣的秤”說說在那里見過這些秤?要判斷文具盒與數學書的輕重,選哪種秤比較合適?
3.出示天平。師簡介天平的構造及使用,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
二、動手操作,初步建立質量觀念
(一)感知1克的質量
1.設疑:你知道1克大約有多重嗎?
(生:其實我們用的一個2分硬幣就大約重1克。)
2.動手掂掂:說說自己有什么感覺?(學生動手掂量硬幣,感覺1克很輕。)
3.合作找找:在各組的商品中,有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
生l:一小塊橡皮。
生2:2粒黃豆。
生3:1個扣子。
4.互相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師:同學們真棒!舉了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請同學們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稱一稱。
(二)感受“幾克”、“幾十克”等重量。
1.師:老師想稱一下物品。(把游標撥回到“0”)游標不夠用,等會兒我們用砝碼來稱。(出示雞蛋)雞蛋放在這邊,大家先猜猜看,雞蛋大約有多重?可以拿起來掂一掂。
2.生猜:10克。師:這是一個10克的砝碼,放上去,怎樣?(肯定不止10克)生再猜……(不斷調試)50克。差不多了。我們可以說一個雞蛋大約重50克。
3.其實,我們身邊很多物品都有把它的重量標出來。今天,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件物品,下面請大家輪流當小考官,把自己的物品讓組里的小朋友掂一掂、猜一猜,比一比看誰猜得最準確。
(三)感受1千克的重量
1.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拿出一袋鹽,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質量標注:500克。
師: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呢?
生:1000克。(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掂一掂1000克重的鹽。(學生掂量)
師:如果我們再來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用天平合適嗎?
生:不行!重了。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電子秤,誰知道電子秤的用法?
(學生介紹。)
師:來!放進方便袋里稱一稱,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書)
師:還是這兩袋鹽,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你發現了什么?得出:1000克=1千克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3.練一練1,第88頁 1、2 。
三、全課總結
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想說些什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