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8 16:21:20 下載試卷 標簽:小游戲 課件 數學 高中生活
教學內容
人 教 版《數學》第 三 冊第76--77 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經歷 “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弄清“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系。
2、借助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創設大量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每個學生兩種顏色的小花若干朵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放輕音樂(找朋友)---邊聽邊猜是什么歌曲?
今天好多花兒也來找朋友了,你看:(課件出示)黃花2朵,紅花6朵。你能用一句話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預測:黃花和紅花一共有8朵;黃花比紅花少4朵;紅花比黃花多4朵。)
2、我們不但可以找出它們的總和與相差關系,我們還可以說出它們的另一種關系: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重復2遍)學生傾聽后,讓多個學生表述聽到的話: 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創設情景,用學生喜歡的歌曲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輕松、愉悅的情緒。由學生已熟悉的兩種關系,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倍數關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迅速進入探究的興奮時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集思廣益,探個究竟
①。仔細看、認真想:為什么可以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②。引導學生討論(小組)。
③。組織學生各抒己見(A.黃花只有2朵,紅花有6朵,2乘3等于6,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B.紅花有6朵,是3個2,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C.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有這樣的3份,所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倍”的概念是比較抽象,開門見山告訴學生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讓學生帶著具體問題去探索數學,并主動地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啟發、互相補充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讓學生在不斷地傾聽比較中領悟知識的真諦所在,自主構建“倍”的含義。)
2、引導比較,感知新知
①。 聽了大伙兒的發言,你覺得誰的說法比較合理些?
②。引導理解(課件演示):
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3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3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③。先同桌后獨立在腦中再現課件演示過程,用語言解釋為什么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完整表達: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3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3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
(意圖;通過課件演示,從具體的事例中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
三、嘗試遷移,理解新知
①。看大家這么熱鬧,花兒們又趕來了,你看:(課件)趕來2朵紅花。現在你能用剛學的本領說一說嗎?
②。 根據學生表述,課件結合演示(把2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4個2朵,就有黃花這樣的4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4倍。)
③。引導學生完整表達,同桌互說。
④。紅花趕來了,黃花也不落后。(課件):黃花3朵,紅花仍6朵。請你再來說一說。
⑤。結合學生表達課件演示(把3朵黃花看作一份,紅花就有2個3朵,就有黃花這樣的2份。所以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2倍。)。
(意圖: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在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增加紅花或黃花的朵數,讓學生再次理解倍的含義,體會“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系。)
四、 實際操作,提升新知
1、我來創造:
提供動手操作材料,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擺一擺:
第一行:
第二行:
我把( )的朵數看做一份,( )的朵數有這樣的( )份,所以( )的朵數是( )的( )倍。
①。學生思考后動手擺、說并完成練習紙:我把()的朵數看做一份,()的朵數有這樣的( )份,所以( )的朵數是( )的( )倍。
②。小組內展示各自成果。
③。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
④。組織評價學生成果:引導討論特例:( )是( )的1倍。
(意圖:在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材料和時間,用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身內化了的“倍”的概念用圖形或語言表達出來,體驗成功的喜悅。( )是( )的1倍。對初學者來說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例子,做為引導者應創設機會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理解。)
2、脫離實物,提供課件情景圖:
讓學生觀察后說(把4只小兔看作一份,小熊就有2個4只,就有小兔這樣的2份。所以我們就說:小熊的只數數是小兔的2倍)。
(意圖:脫離實物,直接從情景中提升倍的含義。)
3、課件提供線段圖,讓學生觀察思考:
①。猜一猜:第二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一條線段的( )倍。(生觀察猜想:第二條線段的長度是第一條線段的3倍。)
②。想一想:用什么辦法來證明?(最直接的證明方法:移動第一條線段去量第二條線段,看能量幾次。)
課件演示最直接的證明方法,結果與猜測相符。
(意圖:盡管仍是鞏固倍的概念,但增加了猜測和驗證的步驟,意在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在猜測、推理、驗證、成功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4、 課件提供多組情景圖:
(河里游著6只鴨子、地上跑著3只小雞、天上飛著2只小鳥、------),讓學生自行選擇說:把( )看作一份,( )是( )的( )倍。
(意圖:多組情景圖的提供,不但可以更好的檢查學生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多重聯系,同樣的6只鴨子,可以說鴨子的只數是小雞的2倍,也可以說鴨子的只數是小鳥的3倍。參照的標準不同,兩者的關系也就不同了。)
5、拍手游戲,調節氣氛:
①。師:拍3下。你們拍的是老師的2倍,該怎樣拍,為什么?
②。抽生拍并說明同學拍的是自己的幾倍。
③。引導聯想:從拍手游戲中你是否發現我們新認識的朋友“倍”與我們學過的誰有關?(板書:乘法)
(意圖:游戲的介入,一方面是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他們的學習狀態進入第二個黃金時區,更重要的是通過游戲尋找倍的概念的生長點--乘法的意義。)
四、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1、出示小鳥和貓頭鷹的線段圖:
①。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發現貓頭鷹的只數是小鳥的2倍。)
②。如果要求貓頭鷹有幾只?還缺少什么?(還缺少小鳥的只數。)
③。你希望小鳥是幾只,誰來補充誰來求貓頭鷹的只數?(假如小鳥是3只,貓頭鷹的只數是小鳥的2倍,就是有2個3只,所以求貓頭鷹的只數就是2乘3或3乘2,就是6只。)
④。根據學生表達集體評價后用課件出示思考過程并用實物進行驗證。
⑤。讓多個學生選擇小鳥只數,其他學生做出相應的解答。
(意圖:開放性、深化性題目的思考和解答,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2、猜猜,算算:
①。知道我們班主任的年齡嗎?猜猜看。
②。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歲,班主任的年齡正好是他的4倍。
③。班主任今年幾歲,你會解釋嗎?
(學生表述思考過程后用課件畫出線段圖,展示思考過程:岑某9歲,班主任的年齡是他的4倍,也就是4個9歲,用乘法計算,4乘9或9乘4,等于36歲。)
④。猜猜我(施教者)又是幾歲呢?
⑤。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歲,我的年齡比他的4倍還多3歲。
(學生表述思考過程后用課件畫出線段圖,展示思考過程)
(意圖:學有用的數學,學習數學是為現實生活服務的。猜年齡練習的設計,尤其是猜自己老師的年齡,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深切地體會到學數學的價值所在。)
五、結合學習歷程,暢談感受
①。時間過得好快哦,馬上就要下課了,對今天的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②。引導:認識了新朋友“倍”,知道了新朋友“倍”與老朋友“乘法”有關, 老朋友帶新朋友我們認識起來就方便多了。用這樣的方法以后我們還可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
③。回放音樂(找朋友)。
(意圖: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這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共享學習的樂趣。前后呼應,進一步滲透數學學習方法,注重新舊知識聯系。)
④。提供實踐性作業:
A、我會說:用自己喜歡的玩具擺一擺倍數關系,并向他人說說自己擺的倍數關系。
B、我會找:尋找若干例生活中的倍數關系并記錄下來。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倍”的概念雖然抽象,但仍有許多生活原型可以尋找,案例就致力于體現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