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5:47:30
教學目標
(一)在復習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
(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筆算法則和驗算方法。
(三)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學生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乘數百位上的數乘被乘數,積的書寫位置。
難點: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卡片口算。
100×3 7×100 6×200
3×400 5×300 7×200
抽問口算過程,如7×200口算過程是7和2個百相乘,得14個百,是1400。2.板演。
用豎式計算314×35=?
訂正時,針對算式提問:
314×35=10990
(1)1570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積的末位數要和哪一位對齊?(2)“942”表示多少,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積的末位數應和哪一位對齊?由學生在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3)說一說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二)學習新課
1.導入。
教師在復習題乘數的百位上用黃粉筆寫2,使314×35變成例3:314×235,突出知識新的部分。教師板書課題: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
2.教學例3:314×235=?提問:
(1)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怎樣進行計算?
(2)用乘數百位上的2去乘,表示什么意思?
(3)乘得的積的末位數應該寫在哪一位上?
指定一名學生把黑板上的題做完,全體學生把課本上的例3做完。
組織學生討論后明確:
(1)用乘數百位上的2去乘被乘數,也就是314×200,表示200個314,得 62800,積的末位的8應該寫在百位上。
(2)這個豎式一共有三個部分積,最后要把這三個部分積加起來。
(3)由學生把314×235的全過程說一遍,使學生對法則有一基本印象。
練一練
做完下面各題。
3.引導學生歸納法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