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8:16:48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材 圖形 投影 教師 教材
教具準備
投影,練習投影片,長方形、圓形紙各一張。
數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舉出幾個具體的分數。(老師板書)
根據學生舉例的分數,請同學們說出都知道這個分數的什么?如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它的各部分名稱,以及自己的課外知識等。
老師舉例并板書:
請學生說出 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甲: 表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可以說吃了這塊月餅的 。
學生乙: 還可以表示把一根繩子平均剪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
這根繩子的 。
(二)教學實施
1 .認識單位“1 ”。
( 1 )動手操作。
老師:如果用圖表示 ,可能你們每人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現在請你動手折一折或畫一畫來表示 。
學生展示成果。
( 2 )老師投影出示圖片。
老師:投影片上的這些圖,你能在每一幅圖上表示出它的 嗎?學生先小組內交流,再集體反饋。
學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個整體,一根香蕉是這個整體的 。
學生乙:把8 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 份,每份兩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 。
學生丙:我把12 個△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 份,每份3個△是這個整體的 。
學生丁:我把1 米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1 份,就是1米的 。
( 3 )概括總結。
老師:剛才同學們在表示 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嗎?
學生甲:都是把物體平均分成4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
學生乙:我發現有的是把1 個圖形平均分,有的是把8 個蘋果、12 個△平均分,還有的是把1 米平均分。
老師:一個圖形,一個實物比較好理解,我們把它稱為一個物體,那么8個蘋果、12 個△ 是由許多單個物體組成的,我們稱作一個整體。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 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
( 4 )舉例。
老師:對于這個整體,你還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嗎?
學生:這個整體還可以是一筐茄子、一車煤、一個年級的人數、全中國人口等。
2 .概括分數。
老師: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對于單位“1 ”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整體“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剛才同學們舉了很多分數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數,你能嘗試用文字描述一下嗎?
先引導學生交流:把“誰”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數呢?
學生相互交流補充。
明確: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板書)
老師強調必須是平均分。
(四)思維訓練
說一說下圖中的陰影部分占整個圖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師生共同回憶總結。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
教材第61 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
2 . 知道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用單位“1 ”表示。
3 . 引導學生學會抽象概括,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 .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
2 .理解單位“1 ”。
3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