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20:07:03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細胞 診斷活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一)課件出示畫面:
師:同學們看了祖國各地的風景圖片,美嗎?我們的祖國方圓960萬平方千米,幅員遼闊,都能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清晰可見各地位置;科學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細胞時,想清楚地看見細胞各部分,就要借助顯微鏡將細胞按比例放大。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比例的一些知識。
板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二)讓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復習題
板書:10:6=4.5:2.7
二。 新課
(一)教學比例的意義
1. 先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完成“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1: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量寫出有意義的比。
(2)觀察寫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號連接。為什么?
(3)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這樣的式子還可以怎樣寫?
然后讓學生匯報活動情況,結合學生回答,教師任意板書幾個比例式。
80:2=200:5
2:5=80:200
5:200=2:80
……
并指出這些式子就是比例。
2. 抽象概括,及時鞏固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
(2)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比例的意義。并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完成書上“做一做”,并說明理由。
(4)讓學生自己舉出兩個比例,并說明理由。
(二)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1. 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1)讓學生看書,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根據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內項”“外項”。
(2)讓學生觀察自己剛才舉的比例,找出它的內項,外項。
(3)引導學生觀察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外項和內項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教師板書: 2. 引導學生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1)讓學生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活動內容2:
①觀察比例的兩個內項與兩個外項,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是否也有如上面發現的規律?
③是不是每一個比例的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都有這種規律,請你舉出這樣的例子。
④通過研究,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匯報活動情況后,認識到任何比例的兩個內項積與兩個外項的積都存在相等關系。
(3)指導學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并板書。
三。 練習
1. 練習書上的習題
2. 練習書上習題,并小結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不僅可以應用比例的意義,而且可以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
3. 下面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能組成幾個就組幾個)
2、3、4和6
四。 總結
先讓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內容,說收獲。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2. 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3. 使學生進一步受到“實踐出真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關鍵:觀察眾多的實例,概括出比例意義的過程;找出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相等的規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