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09:00:0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學習方法 數學 診斷活動 高中生活
教學目標:1、給合生活實際,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
感受觀察范圍所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并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
中的一些現象。
2、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猴子爬上樹張望墻里桃子的情境,這一具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啟發學生將眼睛抽象成數學中的“點”,將視線抽象為數學中的“線”,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實際動手畫一畫,畫出草圖。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將體會到隨著觀察點的變化,觀察范圍也在發生變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這正是運用了所學的數學知識解釋了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二、通過試一試練習,
第1題:將電燈和桿子的上端看做兩點,過這兩點畫線。同樣高的桿子離路燈越近,影子就越短。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量一量,算一算,告訴他們影子的長短與桿離路燈的距離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這一點要到初中學習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才能學習到。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再次體會到可以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第2題:如果客車繼續向前行駛,那么他所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將逐步縮小。可以畫出客車在不同的位置時司機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
行駛到位置②時。司機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為被建筑物A擋住了。
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當車繼續向A行駛時一直到過了建筑物A,所觀察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的變化。
第3題: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應給予指導。
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親身實踐,盡量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看到的現象。即使有些解釋不了,也能激發起他們的好奇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1)在黑夜里把一個球向電燈移動時,球的影子逐漸變大。學生只要從大小上說明即可,對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進一步觀察。實際上,只有當球在電燈的正下方時,影子才是圓形,當偏離時,會形成橢圓,拋物線,雙曲線,這也可以讓學生實際做一做。由此可以看出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之間的聯系。但對形狀變化的說明不作基本要求。
(2)可以從影子長度的變化去觀察,走向路燈時影子會變短。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