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15:36:4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的:
1、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認識1個偏旁“礻”,會寫“慶祝”兩字。
2、喜歡閱讀課文,并把課文讀流暢。
3、初步了解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激發喜愛足球、熱愛運動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由學生向老師自我介紹開始,激發說話的欲望和積極性。接著,請學生介紹足球(師扮成足球):今天你們可以叫我什么?(足球老師或足球教練)通過角色的轉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并板書課題。
2、“足球老師”(師生捧足球)走近學生,讓這生親親自己,摸摸自己,說說我長得什么樣
,讓學生對足球的外形有一個認識。“你們想了解我的過去和現在嗎?”引起“足球”的自我介紹(課文內容)。聽完介紹可說說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3、創設閱讀情境:一起到綠茵場上去看看“我”的身姿(放VCD,《98世界杯》的精彩剪輯),球場因為有“我”而精彩,球迷、對員因為“我”而興奮、激動、瘋狂,“我”的威力多大啊!你們想加入足球的行列嗎?好,誰要能把足球的自我介紹讀得流利,我——足球老師就歡迎你的加入!
二、初讀感知、合作學習
1、學生自由放聲讀,師巡回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請小朋友在小組里讀,讀不通的句子聽聽小伙伴是怎么讀的。
4、讀句子,及時糾正字音。
三、美讀課文、激勵情感
1、選一段你最喜歡或最那手的讀給大家聽。
⑴指名讀,學生相互評價,足球朗讀能力的提高,師用激勵性的評價語推進朗讀,如:歡迎你愛的加入(與之握手)!祝賀你,成為
足球的一員(擊掌)!好棒哦,足球老弟(翹起大拇指)!請進入足球王國(邀請式)!或者是:有希望,再練練!×××加油!……
⑵小組賽讀,評出“最佳朗讀獎。”
⑶教師范讀,學生評議。
⑷集體配樂朗讀。
2、輕松律動:為了慶祝大家加入足球王國,老師帶來一段音樂讓大家輕松輕松,可以動一動,唱一唱,扭一扭(放《生命之杯
》),師生一起跳。
介紹這首曲子,并讓學生觀看2001年報10月7日中國足球隊沖出亞洲,昂首走向世界時,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的情景
,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鼓勵學生質疑提問:關于足球,你還想了解什么?帶著問題走向課外,去釋放對足球的熱愛。
(片斷評析:在看過足球場上的一幕幕后,學生在情境的創設中滿腔熱情,迫不及待地進入了閱讀,對課文這一信息載體中的信息進行解讀。這時,他們的目標是讀流利,這就必須要靠他們自己調動各種感官動口、動眼、動腦進入符號世界,感知信息、精制信息、存儲信息,在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會無形地活躍著,讓信息在大腦存儲的基礎上對符號進行編碼、譯碼,即加工處理,然后以朗讀的形式輸出生成的信息。再有,我讓學生說說小腦瓜里的問題,還想了解什么?學生把腦中輸入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檢索出自己感興趣的關鍵信息,組織語言表達新生成的信息,這時,老師又有意識地把課外信息引入課內,又將學生對信息的興趣延伸到課外,讓他們識別和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培養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互動識字、增加興趣
1、創設情境:今天,我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個朋友——足球,你們高興嗎?那我們用什么方式表達?(學生用歡呼、擊掌等各種形式慶祝)板書“慶祝”。
2、聯系生活,你還在哪里見過“慶祝”兩字?生練說(慶祝國慶,慶祝教師節,慶祝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這么多地方要用上這個詞,它是個神奇的詞兒,想寫好它嗎?
3、描臨“慶、”“祝”。
《我叫足球》教后記
語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語文。生活是學生認知的源泉,開放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小朋友們從自己的生活談起,他們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表現欲。
教學《我叫足球》一課時,學生由于在生活中接觸了不少關于足球的知識,所以在老師的一句你對足球有哪些了解?的問題下,他們情不自禁地說起了足球。從足球的樣子、起源、平時觀看的足球比賽等,你一言我一語,在相互交流中他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接下來我引導學生抓住“年紀可有一大把嘍”提出疑問,激起學生讀書探究的興趣,再利用多媒體再現2001年10月7日我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時,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的情景,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足球為我們帶來的歡樂。最后,我讓學生以“我是足球……”或對話的形式來介紹足球的外形特點及發展概況。學生興趣盎然,有的學生抱著足球走上講臺娓娓向大家道來:嘿,小朋友,我叫足球,別看我身子圓圓的,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組成……”有的學生快步走上講臺“我叫足球,我出生在中國……”還有的學生以對話形式來介紹。學生甲:“hello
,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學生乙:“我叫足球,別看我這么小,我已經有3500歲嘍……”學生在入情入境地演說中,不僅明白了足球的樣子,而且知道了足球的起源和發展概況,從生活入手,找到了教學的最佳著力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