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19:48:51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五年級 教案
小學語文第六冊《翠鳥》一文中的課后有這樣一個題目:“把句子中帶點的詞語換成一個意思相近的詞,比一比,用哪一個詞語合適。(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有的同學換了一個“登”,當時我說“登”和“蹬”的意思是相同的,不能換。后來我覺得不大對勁,查《現代漢語詞典》,“蹬”有兩個讀音(dēngdèng),讀dēng時與“登”的第一個義項相同,指“腿和腳向腳底方向用力”。那么,這個作業題中能把“蹬”換成“登”嗎?為什么這個句子中要用“蹬”而不用“登”?
首先,這個作業題要求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旨在讓學生體會到換上去的詞不及“蹬”好。比如換上“踩”,就不如“蹬”確切。如果換上“登”,就不符合題目的要求,因為“登”與“蹬”在表示“腿和腳向腳底方向用力”時是一對異形詞,是同一個字的兩種不同寫法。
其次,這個句子中用“蹬”是規范的。國家語委正在著手編寫現代漢語異形詞的規范扁,在1998年已經出版了一本《現代漢語規范字典》,這兩本辭書在對單音詞的處理上是一致的。在《現代漢語規范字典》中,“蹬”的第三個義項是“腿和腳向腳底方向用力”;“登”的第四個義項是“同‘蹬’”。這樣表述的取向是:在表示“腿和腳向腳底方向用力”時,“蹬”是選用詞,“登”是異形詞,傾向于淘汰。
順便說一說,朱麗芳老師所查的《現代漢語詞典》是1978年出版的舊版本,如果查1996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就不會產生困惑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