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20:09:09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五年級 教案
老舍家祖輩都是文盲。到了他這一輩,靠母親辛勤勞動供他上了學。19歲那年,老舍以品學兼優的成績從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從此,開始了他勞動的一生。
當了兩年小學校長之后,老舍被提升為北郊勸學員。這時,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了,這個震撼整個中國大地的事件也震撼了老舍。受新思想和新觀念的影響,老舍的世界觀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偷偷地用白話文寫小說,像發了瘋、著了魔一樣練著寫白話文。白話文的興起,使老舍有了用武之地,他一直堅持不懈地去實踐,從而在文字上為他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4年他到了英國,到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講師。這時,他開始了長篇小說的創作,一寫就是三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1927年老舍回到了祖國。1930年到濟南齊魯大學擔任文學院文學教授兼國學研究所文學主任。1934年到青島的山東大學文學院當教授。在山東的七年里,他創作了《駱駝祥子》等二百篇作品。這些豐碩的成果凝聚著老舍的辛勤勞動。老舍與勤勞的農民一樣,扛著他的“農具”:毛筆、鋼筆……在他的稿紙上“耕耘”。他每天早起早睡,極有規律地寫作,平常連星期天也顧不得休息,暑假、寒假也全部用在寫作上。流下的是汗水,結出的是豐碩的果實。
老舍創作的筆始終沒停過。抗日戰爭爆發后,他由濟南奔赴武漢、重慶,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在周恩來直接關懷和幫助下,為團結和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時期,他寫了長篇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作品。
新中國的成立給他帶來了旺盛的創作熱情,他以自己的作品,熱情歌頌黨,歌頌新社會。十幾年間,他寫了《方珍珠》、《龍須溝》、《茶館》等二十多個劇本。其中《龍須溝》影響較大,揭示了解放前后社會關系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新中國,他也因此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老舍的一生是創作的一生,勤勞的一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