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0 20:18:03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五年級 教案
狼牙山,地處河北省易縣西南部,距離縣城約45公里,海拔1105米。因其山勢險峻酷似狼牙,峰頂直刺云天,故稱狼牙山。狼牙山風景秀麗,“狼山競秀”為易縣十景之一。狼牙山東西、南北約長15公里,面積為225平方公里。它有“五坨三十六峰”,主峰蓮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兩面均為峭壁懸崖,山勢險峻,東南兩面稍緩,各有一條羊腸小路通向主峰“閆王鼻子”、“小鬼臉”等險要之處非貼壁不可逾越。離山頂100米處有一小片開闊地,開闊地南面山崖旁有一棵古松,松下有一塊巨石上面刻有棋盤,故稱“棋盤坨”,相傳為神仙之遺物。
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1941年9月25日,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五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牽著2500人的日本侵略軍上了狼牙山,狡猾的日本鬼子還以為追上了我軍的大部隊。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5人,發揚自我犧牲精神,把敵人引到懸崖絕路。在戰斗中他們的子彈打光了、手榴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最后活動的石頭也沒有了,他們堅持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們的大部隊已安全轉移,勝利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這時,他們也到了狼牙山的頂峰,面對黑呀呀的一片鬼子,他們毫不畏懼,砸爛了槍支,挺胸走向懸崖絕壁,面對空中高呼著:“共產黨萬歲!鄉親們:永別了!”縱身跳下懸崖。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
五勇士跳崖后,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為國捐軀,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懸崖上的樹枝掛住而得救。
1942年1月,晉察冀一分區決定,在棋盤坨頂峰五勇士跳崖處修建紀念塔。在邊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筑民工的艱苦努力下,三層樓高的“三烈士紀念塔”于當年9月底基本建成。
威嚴雄壯的“三烈士紀念塔”鼓舞著革命人民抗戰的決心,同時招來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時刻想摧毀它。1943年9月,在日本帝國主義再次大掃蕩中,“三烈士紀念塔”遭到敵人山炮的轟擊而被毀。
為繼承和發揚五勇士的英雄業績,1959年易縣人民重修紀念塔,聶榮臻親自題寫了"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的塔名。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的破壞,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毀壞。紀念塔兩次修建、兩次被毀,但毀不掉人民對五勇士的懷念。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1986年第三次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新塔呈乳黃色,全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69平方米,底座直徑3、06米,高21、5米,塔身5層,呈正五邊形,塔頂設涼亭式黃琉璃瓦塔帽,塔身正面(南面)嵌有聶榮臻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黃色大字。五勇士浮雕像鑲嵌在與塔底同高的一面漢白玉旗上。與塔底層相連,向東有一碑廊,碑廊東端是一碑亭,亭內有一個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聶榮臻楊成武、劉瀾濤、陳正湘、史進前等12位領導人的題詞,紀念塔周圍還有澆筑的欄板、牌房和圍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