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1 12:41:08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冬日的午后,陽光和煦,我帶著不足兩歲的兒子出去玩。噴水池旁,一對母子已在那里了。只見年輕的媽媽黑色的毛衣外套一件式樣簡單的馬夾,下面是一條黑色健美褲,顯得格外利索。她雙手正飛快地掄著一根跳繩,雙腳輕盈地輪番躍起,繩子擊打著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一個同樣穿著毛衣,看上去聰明可愛的孩子在一邊飛快地數數。一會兒,媽媽又“挽”起了“花”,繩子在媽媽身前身后交錯著,變化著,好像與媽媽的身體融為一體,那樣和諧。孩子睜大了眼睛,仔細地看著,眼光里充滿了對媽媽的敬佩。好溫馨的一幅畫面啊,又好像一支名曲在陽光下靜靜地流淌。我收回眼光,將注意力集中在兒子身上,兒子已經拿起小鏟子,干起來了。
一會兒,忽然一連串不和諧的音符傳入我的耳中。我循聲望去,是那母子倆。這會兒,是兒子手拿跳繩,想必是媽媽的高超繩技打動了他,他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之情,想一展身手呢!只見他雙腳用力一蹦,雙手掄繩,可是事與愿違,繩落腳落,繩子在腿后停下了,沒有過去。他又舉起了繩子,再一次跳起,繩子從腳下過去,擊打地面發出“咚”的一聲響后,又停下了。這時,媽媽又開始說話了:
“兩個胳膊,打開,用力甩!”
孩子努力地甩著胳膊,可是未能奏效。
“兩個胳膊要這樣甩。”媽媽做著動作。
孩子還在努力,可不爭氣的繩子好像故意跟他作對,劃了大半圈,還是停在腳下。
“你看你,學車子那么難,還容易摔跤,你都學會了,跳繩又不難,又不會摔跤,你怎么就學不會呀?”
孩子的手無力地又甩了幾下,看樣子,他已經對這項活動失去了興趣。
“不能停下,要堅持到底,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廢。”媽媽的眼光很銳利。
孩子又動了起來,但很明顯看出,那已不是剛才的熱望,而是完成任務的下意識舉動。
“注意胳膊。”
“……”
半小時過去了,孩子依然沒有任何進展,他的眼神充滿茫然,意興闌珊地望著媽媽,想快些結束這種“刑罰”。
望著陽光下的孩子,看著他木無表情的小臉,我的心中涌發許多感慨:
假如這位母親讓孩子自己大膽地嘗試,只把繩子交給孩子,“你去試試吧,相信你會和媽媽跳得一樣好!”結果會怎樣?
假如母親在孩子笨拙地跳過第一個時大加鼓勵,“你真棒,第一次跳就跳過去了,有1個就會有2個、3個、4個……”結果會怎樣?
假如母親在孩子屢遭失敗時勸慰孩子,“別灰心,媽媽小時候也像你一樣,跳了幾十次都跳不過去,但媽媽一直練呀練呀,你看媽媽現在……”結果會怎樣?
假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