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2 14:43:14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引導學生在日積月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4、樂于參與展示交流活動。
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演示小蜜蜂飛到第一個草叢,翻轉綠草叢,呈現“我的發現”之花,口號:“我的發現,只要細心!”
2.出示字的組合體“音克(上下結構)”的放大圖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過程并相機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筆畫。
3.小組合作,觀察并動手拆合“音克(上下結構)”的組合體卡片,發現其中所隱藏的字,一個個寫下來,比快,比多。
4.指名小組展示拆合結果,并請學生上臺,師生合作演示拆合過程,板書這些字。獎勵“園地之花”。
5.拓展練習:從“樹、春、園”等組合體或字中,選自己最有興趣的一個,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夠拆分的字,小組內互相考一考。
6.又學到一種新的識字方法,高興不高興,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們已經把“我的發現”之花釀成甜蜜了!
(二)日積月累
1.“我會接”──詞語接龍。
(1)以書中詞“父親→親人→……”為例,通過教師有節奏的示范讀“父親的親呀,親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帶動學生跟讀接龍,迅速板書,相機指導方法和規則。
(2)任選一個非課本上的詞(如“園地”)為龍頭,小組合作接龍,在規定時間里,比快、比長。
(3)展示:小組各自帶讀本組接龍詞語,師生共同評價。口號:“日積月累,越積越多!”“甜不甜?”
2.“讀讀說說”──“把”字句、“被”字句轉換練習。
(1)指名朗讀、對比,體會兩個句子之間的關系,男女生分讀、齊讀。
(2)指名練習(師動作演示、引導):“他把小魚放進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齊讀、體會。
(3)拓展訓練。
①以課堂環境、實物等隨機內容,結合教師表情、動作演示等,練習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頭轉換。
②教師只以動作演示,引導學生根據情境,自主說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兩種句子的相互轉換。
3.“讀讀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請一個同學藏在講臺后面,帶上小花鹿頭飾,語言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慢慢露出庭角,輕輕搖擺),你們看它是誰?它可愛嗎?
(2)指名說出對小花鹿的可愛的感受,培養情感。
(3)自由讀《小花鹿》,讀出對小花鹿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評議:讀出了小花鹿的可愛嗎?
(5)指名同學分別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讀《小花鹿》(熟讀成誦)。
(6)情感滲透:喜歡它們嗎?(小動物走進同學們中間)讓我們和小動物們成為好朋友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