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5 14:37:0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梅蘭芳練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導朗讀重點句子,從而學習勤能補拙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兩個詞語:“緊盯”和“注視”。懂得“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與“會說話了”的關系。體會“勤學苦練”和“世界聞名”的聯系。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梅蘭芳學藝。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哪些內容呢?
3.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梅蘭芳學藝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學的?結果怎么樣呢?這些問題都藏在課文中,請大家帶著思考,自由朗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解決這幾個問題?
2.學生自學。
三、互相學習。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梅蘭芳小時侯去拜師學藝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2.指導朗讀“神兒”。
3.這句話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板書:“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
4.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時,我們有時候可以通過換一個語詞或者換一種說法來理解。
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再試著換一種說法。
5.指導理解“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齊讀。
6.現在誰能不看書說說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遇到了什么困難?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梅蘭芳聽了會怎么想呢?金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讀了課文第2自然段,后再猜猜梅蘭芳是怎么想的。
2.我為什么要請他讀了課文再說呢?指導朗讀第1句話。
小結:說得真好,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像梅蘭芳一樣,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能放棄。
3.那么梅蘭芳是怎么做的呢?指名答。
4.投影出示: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
再讀一讀這句句子,你認為他學得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指導理解“常常”“緊盯”“注視”。
你能用你的眼睛來告訴我嗎?既然是練眼神,老師還有個要求,眼睛要睜得大大的,一眨也不能眨,不能把鴿子跟丟了。[
5.梅蘭芳練得多勤奮,多辛苦啊!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6.這樣學京劇練眼神,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哪個呢,可以看看后文找找。
(板書:勤學苦練)
7.引讀。日子一長,他的眼睛——理解“漸漸”。
8.引讀。人們都說——(板書:眼睛會說會)理解“會說話”。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梅蘭芳學藝,最后結果怎么樣了?(板書: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
2.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了?讀一讀這一節,你還讀懂了什么?
3.理解“大師”“終于”指導朗讀。
4.理解“學藝”,梅蘭芳學的是什么?看一段京劇。
5.齊讀課文。
四、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了嗎?出示:
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侯(),他經過(),終于成為()的故事。
(2)梅蘭芳從“眼睛沒有神”到“眼睛會說話”,從“不是唱戲的料子”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這就叫“勤能補拙”。這還有兩個成語“笨鳥先飛、人一己百”也告訴我們,也許我們一開始有些地方不如別人,但只要下定決心,付出比別人多出許多的努力,“奮起直追”就一定能練出過硬的本領,取得成功。出示這幾個詞語。一齊來讀一遍。
(3)練筆:
你有過一開始不怎么行,但通過努力,最后成功的事嗎?
動動腦筋,能用上這兩個詞語寫一句話嗎?(板書:……經過……終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