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5 19:44:00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教師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填報指導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踩濺撅辮。分清“辨、辮、辯、瓣”四字的字形異同和基本用法。能用“興奮”和“驕傲”兩個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3學習課文,感受雨后游玩嬉戲的歡快心情。初步了解冰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悟詩中的童趣,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理解課文,感受快樂。
難點:理解小哥哥說著“糟糕”,內心卻興奮和驕傲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一場大雨過后,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如果這個時候,你和一群小伙伴來到廣場上,你們會怎么玩?
2揭示課題。
(1)師:也是在一場大雨后,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用一首小詩記錄了一群孩子在雨后盡情玩耍的情景。說不定,詩里就有你們的影子。
(2)板書課題:雨后
(3)齊讀課題
說明
本課所描述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很接近,而且富有童趣,以學生生活內容為話題引出課題,可喚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親近感,更有利于教學的深入展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什么。(在雨后的廣場上,誰在干什么。)
2交流活動。
①比一比,再組詞;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辨()辮()辯()瓣()
②學習“踩、濺、撅”等生字的方法交流。(“撅”字書寫筆順作重點指導)
③按句式說說課文主要寫什么。
出示:雨后的廣場上,(一群小朋友在玩水)。
3交流活動:讀了課文后,文中的小朋友帶給你的是什么?(快樂有趣向往……)
說明
聯系課文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既能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同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三細細品讀,感受童趣。
1讀課文,“繪”情景。[
①默讀課文,展開想象:讀完課文,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②說話練習:
出示:讀課文,我仿佛看到,仿佛聽到。
說明
出示基本句式,鼓勵學生自由發揮,但須注意說話完整與規范的隨機指導。
例:讀課文,我仿佛看到雨后的樹梢上閃著金光,廣場上到處是積水,一群孩子正在打水仗。
讀課文,我仿佛看到一群赤腳的孩子在水里踩水,仿佛聽到了他們的歡樂聲。
讀課文,我仿佛看到一個小哥哥帶著妹妹一起在踩水,還聽到他在說:“妹妹,小心。”。
讀課文,我仿佛看到一個撅著小辮的小妹妹緊跟在哥哥后面,歡樂地跳著、蹦著。
……
說明
這是將理解課文內容與說話訓練融為一體的教學環節。要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基礎上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復述課文內容,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用語、說話規范性的隨機指導,更是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說話。
2讀課文,悟“快樂”。
①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小哥哥”摔得滿身是泥,卻是這樣的“興奮和驕傲”?
②交流活動1——句式訓練。
出示:小哥哥嘴里說“糟糕”,可心里卻在說:“。”(痛快!開心!我多勇敢!……)
③交流活動2——表演理解。
先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式讀書,再指名上臺表演。讀書中感受課文帶給人的快樂感。
④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⑤造句練習。
我,我興奮,我驕傲!
我興奮,我驕傲!我。
說明
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以“切身”感受,去體驗文中描繪的快樂場景,并在句式訓練中運用語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讓學生以表演活動把內化的語言以及生成的情感用自己的有聲語言以及體態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與詩中的人物對話,產生情感體驗的共鳴。
四誘發興趣,學作小詩。
1讀小詩,嘗試背小詩。
2學做小詩人。師:同學們,快樂在雨后,在晴天;快樂在家里,在學校中;快樂在小朋友平日的生活中,在父母老師的關愛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回家把讓你感受到快樂的事物或情景用相機拍下來、用畫筆畫下來、用語言寫成小詩表達出來。[
說明
在課的最后把“雨后”的快樂延伸到同學的交往中,把語文學習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把快樂傳播給在座的同學、老師,使課文得到升華。學寫小詩可以與照相與畫畫結合起來,孩子們在勝似游戲的練筆中寫作會變得有趣很多。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