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5 19:44:4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課件
教學鏡頭一:談話導入時。
師:(出示自備的風和太陽的頭飾圖片)“歡迎太陽和風出場!”
生:(興致勃勃地鼓掌)“耶!”
師:(收起圖片)“他倆為何比本領大?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學生熱情驟減,個別學生不自信地舉起了小手)
生1:“我認為太陽的本領大!”
生2:“我認為風的本領大!”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思考他倆比了幾次?”(教師出示課件)
教學行為失誤的剖析:教師自制的卡通圖片和童話般的語言充滿了童趣,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但教師卻未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一步生成,而是突然轉到相對乏味的問題上,致使學生的情感受挫。同時,學生還未學習課文,自然不知道為何比本領大,也無法比較誰的本領大。個別學生的回答,也只不過是信口猜測,無絲毫價值。沸騰的課堂氣氛剎那間降到了零點。
教學行為失誤的對策:出示圖片后,可請學生戴上頭飾,扮演太陽和風,讓他們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的本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將會更高。同時,也能喚醒學生的原有知識體系,對風和太陽的特點有一定的認識,為學習課文作好準備。教師在小結中過渡:“風和太陽都有很多本領,誰都認為自己的本領大,于是他倆準備比一比,請同學們看屏幕,思考他倆都比了什么?”學生始終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
教學鏡頭二:第一次比賽太陽贏了!
師:“太陽勝了,你送什么獎品給他?”(話未完,學生已插嘴)
生1:“一朵鮮花。”
生2:“一支鉛筆。”
生3:“一本書。”
……
教學行為失誤的剖析:教師設置的問題過于膚淺,盡管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但思維層次太低,致使送獎品的設計只是一個點綴課堂的花邊。
教學行為失誤的對策:教師可在提問中增加一個問題,“你為何送這個獎品?”學生就會認真思考,他們可能會把自己最喜愛的東西送給太陽,也可能會送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獎品,告訴太陽雖然勝利了,但不能驕傲。這樣的問題既提升了思維的層次,又體現了人文色彩。[
教學鏡頭三:一位小男生朗讀后……
師:“他讀得怎么樣?”(一片沉默。)“難道不好嗎?”
生:(陸續發出一些低微的聲音)“讀得好……”
師:“既然讀得好,你們怎么還不鼓掌?”
(于是,教室內響起了掌聲……)
課堂上還常出現:(師)讀得真好!表揚他。(生齊拍)“啪”、“啪”、“啪”。(師)講得真棒!表揚他。(生齊拍)“啪”、“啪”、“啪”。
教學行為失誤的剖析:學生為何不鼓掌?也許他們認為讀得并不怎么樣。事實上,讀得的確一般。然而,在教師的責令下,學生還是違心地鼓起了掌。鼓掌是對別人的贊賞與敬佩,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喝彩,而此時卻淪為課堂熱鬧的一種形式,學生不需要欣賞,也不用判斷是否值得鼓掌,只需聽老師的指揮賣力地參與,怎能學會欣賞?
教學行為失誤的對策:此時,教師不必指揮學生鼓掌,可自己鼓掌,這樣充分體現了人文色彩,既表揚了朗讀的學生,又尊重了其他學生。同時,在教師言行的暗示下,學生一定能逐漸學會欣賞,在學習時相得益彰地自發鼓掌。
鏡頭四:學完課文后。
師:“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生:“我認為太陽的本領大!”
師:“為什么?”
學生一下子沒說出,教師挺著急,趕緊說:“是太陽能把小朋友的衣服脫掉吧!”
教學行為失誤的剖析:在學生表達受阻時,教師過于急切,未能讓學生把話說完。也許是為了趕時間,也許怕出岔子,影響即定的教學程序!教師不敢暴露教學問題,盡量將問題掩蓋或躲避,不能善于根據學情而因材施教的做法。學生失去了表達的機會,品嘗了失敗的滋味,沒有成功的體驗,也許今后再也不敢舉手。
教學行為失誤的對策:教學應是一種等待,也許只需半分種,便能收獲滿懷。學生在舉手時,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往往會由于緊張而暫時遺忘,致使表達受挫。教師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余地,等待他們的精彩。可以給予鼓勵性的言語“老師知道你已經作了充分的思考,再想想,一定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見解。”也可讓學生先坐下,待會兒再請他發言,給他一定的緩沖時間。既尊重了學生,減輕了他們回答問題時的心理壓力,也能使教師獲取學生學習的信息,抓住有效資源生成教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