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6 09:13:4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經驗交流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診斷活動
一、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第四冊語文第課《會走路的樹》
二、教材分析:這是一篇語言優美、蘊涵豐富的童話故事,跟隨作者的文字,你會走進一個和諧相處、充滿無限情誼的自然界的角落。題目本身就能引起人們很多的聯想,生活的經驗和文本產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課文分兩部分,一根“情”線緊緊貫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鳥和小樹的初遇。在小鳥看來,那“小樹”是金色的,又回“走來走去”,便產生了好奇,而小樹則表現了出乎小鳥意料的關愛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鳥的要求,還帶著它去過許多地方,看到了許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鳥和小樹的重逢。不過與前次不同的是小鳥長成了大鳥,它能感到出現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樹而是美麗的小鹿,不是樹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樹也變了,它是原來的大鹿的兒子。按理說,它們也是初識,但“會走路的樹”則勾起了他們的舊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這些話表現了他們隱藏在心中的懷念之情。接下來他們有一段對話,其中“叫起來”、“激動起來”,是感情的噴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敘舊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直白的談論“情”字,也許太難為他們了,但帶著由課文的題目得來的問題,走進課文,在讀書中解決問題,又產生新的問題,通過反復的讀書思考,他們在特定的角色中,一定能把感情讀出來,增強對自然界的熱愛。
三、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8個生字,學習續講故事。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热荩撼踝x課文,整體把握。(二)教學過程:
1、讓學生看老師認真書寫題目《會走路的樹》,和學生談話:你們已經學了很多課文,也一定有了不少的讀書方法,那么,看了這個題目,你猜猜,它會寫些什么?(調動學生已有經驗嘗試學習,談自己所得,提自己所疑)
2、教師導向:我們通過對題目研究交流,初步知道了可能寫些什么,也產生了一些問題,那么,這些猜想到底對不對,我們的問題給怎樣解決,請大家自由讀書,去請教作者吧。(二年級快學完了,不必再出示基本的提示,比如借助拼音了,要讀正確、流利了,用筆圈點批畫等,他們應該有這方面的技能了)。[
3、學生活動:交流初讀感受,老師從整體上相機板書。
重點放在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以及文中幾個角色上,讓學生知道,是寫小鳥和馴鹿的事,有三個角色,注意給多數人以機會。
4、教師激發興趣:老師把這三個可愛的小動物請到了教室,(貼出頭像),它們也想聽聽你們是怎樣講關于它們的故事,不知你們有信心讀好嗎?(初次激勵)老師還不大放心,我想再給你們一點提示,留一會兒時間,自己先準備準備,好嗎?(我們要達到的是學生讀書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提示:(1)讀書時要特別留意下面幾個字詞:早晨、當然、美麗、好奇、告別、有趣、好看、大概
。2)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鳥和大樹的故事,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鳥和小鹿的故事。
5、課堂檢測:(1)開火車讀字詞;重點指導。
。2)同桌相互讀書,每人一部分,并給對方幫助。
。3)齊讀練習。(在和大家的一起讀書中,提高自信,學習把握語感)
6、書寫生字練習:(每節課都給學生提筆練字的時間,使寫字落到實處,也能照顧到學生的身心需要)。
教師:我們來學習寫“麗”和“角”兩個生字,大家都有寫字的經驗,說說怎樣才能寫好呢?
按照三看三練的基本方法書寫:看位置、看筆順、看運筆;書空、描紅、練寫。
評議。
7、簡單小結。
第二課時
。ㄒ唬﹥热荩鹤x中理解,積累運用。
(二)教學過程:
1、復習生字,先讀詞語,然后試著說出這個詞所在句子:早晨、當然、美麗、好奇、告別、好看、大概、有趣、陪著、激動。(這樣既鞏固了生字,又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進一步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
2、讀書填空:你能再讀讀課文,然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內容嗎?
“會走路的樹”指的是()。
小組討論,統一認識。(這里的樹是指大鹿和小鹿,并且要說出理由)
3、學生自讀第一部分,拿起筆,把讀懂了的地方做上記號,以備交流。教師可以適當提示:主要是通過認真讀小鳥和大鹿的對話、活動,看從中能知道些什么。
讓學生充分交流,教師在參與中指導。[
小鳥:因其“小”,而把大鹿看成了“小樹”,因為它的周圍滿是樹木,而鹿的角與樹枝相似,但使它想不通的是這棵樹為什么會“走來走去”?于是才產生了好奇心。試著以這種語氣讀讀小鳥的話:“你能讓我爬到你身上坐一坐嗎?”
大鹿:看圖,讀句子,你能感到大鹿對小鳥怎么樣呀?可以反復讀描寫它說和做的句子去體會。注意比較讀書,例如:小鳥是試探的征求意見,而大鹿則是不假思索的說“當然可以”;小鳥是想“坐一坐”,而大鹿則是帶小鳥“玩了好一會兒”,并且“天天來陪小鳥”,“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這樣就不難體會到大鹿對小鳥的關愛,一幅自然界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
以關愛的語氣讀讀寫大鹿的句子,同學互相評議。
4、總結學法:帶著問題讀書,把寫小鳥和“小樹”的句子多讀讀,多想想,再談談你對他們的看法,最后用讀書把它的特點讀出來。
5、用上面的方法,自學第二部分。(時間要充分)
教師創設情景:我能看到你們都學習的很認真,也肯定讀懂了不少,但下面我們先不要說出自己的看法,而試著出一個問題,看別人是不是和你一樣也讀懂了。(指導提問,組織交流)
要抓住以下重點:(1)第一部分寫小鳥看到的是“一棵金色的小樹”,在第二部分則寫了“一頭美麗的小鹿”,這是為什么?(2)“你也是一棵會走路的樹嗎?”這里為什么用了“也”字?(3)從小鹿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4)想一想,到家以后,他們會是什么樣子?(續講故事)
6、回歸整體,分角色朗讀課文。
7、抄寫課后的第三題。
8、讓學生提出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9、師生共同總結。
五、教學點評:
本課教學采用了“讀導教學法”,教師能創設情景,讓學生直接的、多形式的接觸文本,在語言實踐中學會使用語言。課堂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先讀后導,以讀定導。在從題目入手,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后,立即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嘗試解決問題,這既是對已有方法的鞏固,又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接下來又讓其暢談初讀感受,在相互交流中初步把握課文。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在導趣、導向、導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
。ǘ┮宰x為主,兼顧其他。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手段,但只有把讀和聽、說、寫、習結合起來去抓,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做到了讀批結合、讀想結合、讀議結合、讀說結合、讀問結合、讀評結合。這樣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ㄈ┖葑ヂ鋵,實中創新。不論是讀書還是識字,我們都必須把實實在在的練習落到實處。在本節課上,學生讀書時間比較充分,在交流中注意利用兒童差異的寶貴資源,給每個人進步的機會。我還保證了在課堂上安排學生提筆練字的時間,也能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想象練習就比較容易收到效果。
專家評點::該教學設計將讀書指導和語言文字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教師能以學定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運用語言。引導學生發思自己的學習實踐,總結經驗,尋找規律,在語言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