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8 16:16:57 下載試卷 標簽:成語 學習方法 教師 自我介紹 填報指導
教材簡析:
《學棋》這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告訴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課文其實很簡單,要說明的道理學生也一看都能明白。我就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積累相關成語;能用“一邊
……一邊……”說一句話;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看圖比較,對比朗讀等多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學習文中第二小節的樣子,仿寫幾句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學習第一小節。
1、(板書“棋”)仔細研究研究這個“棋”字,想說什么?說說你知道有哪些棋?指導書寫。
2、出示圖片:介紹圍棋。
3、介紹塘橋鎮是圍棋之鄉:我們塘橋鎮還是全國聞名的圍棋之鄉呢!應該為我們的家鄉感到驕傲。為了繼承我們家鄉的優良傳統,老師建議大家以后去學習一下圍棋,好嗎?
4、介紹聶衛平:給大家推薦一位大師,(出示圖片)。象這樣一位對圍棋很有研究,棋藝高超的人我們可以稱他為——(板書:能手)既是全國冠軍,又是世界冠軍,大家都知道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板書:遠近聞名)
[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現實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人物來幫助理解課文,同時拉近學的生
與文本距離。]
5、學習第一小節。
(1)在古代也有一位下圍棋的能手,出示第一小節。
(2)指導讀。
6、揭示課題:遇上這樣有名的大師是我們的幸運,不能錯過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棋,先掌握下棋的秘訣。
7、過渡:不管是秋還是聶衛平,都是遠近聞名的下圍棋的能手,有這樣一位師父,大膽想象一下,若干年以后,你的下棋水平會怎樣?
二、學習第三小節。
1、也有兩個學生向秋學棋,可結果怎樣呢。
2、出示第三小節,讀一讀,說說結果一樣嗎?(板書:出色的棋手沒多大長進)
[非重點的第三自然段很快講過。這一跳躍,節省了時間,讓學生圍繞重點自己去思考讀書,“疏能走馬”,留下一個“開闊地”,給學生形成一個較大的思維空間。]
三、學習第二小節。
1、為什么會產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他們是怎么做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小節,找找原因。用“
”畫出描寫一個學生學棋的句子。用“”畫出描寫另一個學棋的句子。
[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方法去讀,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倡導自主讀書的方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愛讀、樂讀。]
2、交流。
出示:一個學生專心致志……
(1)板書:專心致志
(2)看圖,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再看看課文讀讀這句話,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聽看問
(3)出示:他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
中秋夜,我們一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A/讀讀這兩句話,你能發現什么?
B/判斷。媽媽一邊織毛衣一邊看電視。()我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孩子們一邊跑一邊走。()
C/說話練習.
我一邊-------------一邊-------------。
-------一邊---------一邊-------------。
[這個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遵循了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一個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分解成幾小塊,使學生理解并學會正確使用。]
(4)對于這樣一個學生,文中用“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學習的專心,你也還能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5)指導朗讀。
[留下足夠的時間,采用多種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讀書,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出示:另一個……
(1)板書:走神兒。什么叫走神?
(2)讀讀,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在走神。
(3)他想到哪兒去了?誰來做做拉弓的動作。理解:不由得
(4)板書:想做
(5)老師看見了,是怎么做的。出示……板書:想
(6)如果也讓你用一些成語來形容一下那位走神的學生,你會用哪些?
(7)指導朗讀:這樣學棋行嗎,誰能把他走神的樣兒讀出來?(可配上動作)
四、小結。
(1)同樣的學生,用了同樣的時間,為何產生的結果卻截然不同?現在,你知道成為下棋高手的秘訣了吧?如果你也成了圍棋高手,你也收了徒弟,你會對他說什么?
(2)今天老師觀察了一下,小朋友課上的表現,有些小朋友上課認真動腦,積極舉手發言,相信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也有一些小朋友在開小差,上課時常走神,會有什么后果?看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不能……[
[通過師生對話,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懂得了學習任何知識都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激活、思想得到了自然流淌。]
五、寫話。
出示圖片:自習課上,小朋友們有的在讀書,有的在寫字,有的在背書,有的在查字典。你看,那_______的小朋友,他多認真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培養學生說話寫話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文中所講的道理,指導學生的行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