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3 10:09:52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一、以認知生活為導線,激發孩子興趣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學生學習數學是學生生活常識的系統化,離不開學生的實經驗。對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并不是“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舊知識”,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有許多數學知識的新體驗。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是他們認知生活,以及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的經驗的總結與升華。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現實數學世界出發,選擇與學生認知生活有關的情景設計教學,為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資源,是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如一年級教學中“圖形的認識”時,學生對“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易于混淆,在教學新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的“立體圖形”,上課時,學生們面前的物體五花八門,有“積木”、有“機器人”、“生活中各樣的盒子”、“不同種類的球”,真是應有盡有。這樣,對生活資源的開發,是學生對圖形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二、以挑戰性問題為線索,激發孩子思維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課堂中的問題在各種水平的學生都能動腦筋,能回答的同時,為了真正起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起學生智慧浪花的作用。要遵循學生思維規律,由易到難,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把金鑰匙,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釋放潛能的好方法。如在教學“位置”時,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該如何思維呢?應該讓學生仔細觀察前面的兩個已知條件與第三個條件有沒有聯系。經過思考學生說:
在這道題目中,不是重視誰高、誰矮,而是要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過程,在解答思考題中使思維得到充分發展。
三、以合作學習為中心,顯示自我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在課堂設計中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去與同學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結果。如分小組討論、應該怎樣算等,鼓勵學生主動與同伴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在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逐步形成創新意識。
四、以操作、實踐為主流,給予學生內在需求
學生的實踐操作,是學生感知知識,探索知識,掌握并創造新知識的不右缺少的教學形式。教學是一種智力實踐滲透壓縮,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動口、動手、動腦,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產生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學習性和各種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去實踐,如個體學習、分組研討、群體交流、實驗操作、示范表演、參觀調查、總結歸納等等。要把課堂組織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在實踐中創新。
五、以新知識突破為出口,增強學生自信心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增強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與同學展開激烈的討論與交流,找到問題的答案。使學生在自覺主動中獲取新知,增強自信心,激發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六、以創新、提高為通道,打開孩子內心世界
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增加一些開放性、探索性、發展性、人文性、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去探索、去研究、思維會越來越靈活,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創造性的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創新能力會大大提高。
“樂在其中,從中而樂”。課程改革賦予我們教師新的活力,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在成長的旅途中我們會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在快樂的課堂教學中,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創造思維的空間,使學生有所創見,有所“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