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5 19:37:10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語文
點評:
怎么會有莊稼的?你想過嗎?聯系上下文想想看。
靈魂里的雜草是指什么?
多么富有哲理的話語!
【欣賞】
一年前,哲學家和學生約定在郊外再見,而一年后,當學生如約而來,哲學家已飄然而逝。你是否為哲學家未能赴約而遺憾呢?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哲學家已經用他的方式給了學生如何根除雜草的答案--在原本雜草叢生的土地上種上莊稼,進而促使學生領悟到關于人生修養的真理--用美德占據靈魂。
這兩節寫得簡潔而深刻,把哲學家最后一課的意義用一種含蓄的方式揭示了出來。當學生如約而來時,見到的是長滿谷子的莊稼地,已經不見了雜草,而這些莊稼從何而來的呢?我們若聯系前文哲學家的最后一課,自然會明白這些都是哲學家的安排。哲學家僅僅是要讓學生明白如何根除曠野里的雜草嗎?不,他不愧是一個"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即使他的最后一課也不會偏離他一生探索的主題--關于人生的真理。于是,他借助于談話的形式,讓學生交流,并產生辦法,然后他用作業的形式--要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根除雜草,讓學生去發現根除雜草的最佳方法。從而使他的學生最終明白老師最后一課的意義--要想鏟除靈魂里的雜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哲學家是睿智而深刻的,他的學生也不愧為滿腹經綸,他們都對"雜草"的意義有了深層的理解。曠野里的雜草就是自然界的雜草,而靈魂里的雜草則是不良思想,是人生中對做人有害處的"惡念",是與美德相悖的丑陋品性。
哲學家的聰明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在自然界里如何徹底根除雜草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教育啟發了他的學生,而他的學生們的過人之處正在于正確地理解了老師的用意,領悟到老師在最后一課指出的真理。
【表達方法提示】
讓文章"亮"起來
有這么一句話,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說文章要有精彩之處,不可平淡,有了精彩之處,文章自然會"亮"起來,令人耳目一新,為之嘆服。
一篇文章若能讓讀者覺得有"亮點",就不失為好文章了。那么,這篇《哲學家的最后一課》的亮點何在呢?大家一定會把文章的結尾視為精彩之處。的確,這篇文章的結尾為文章增色不少,是文章的閃光之處,他把哲學家最后一課的意義揭示了出來,給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領悟到關于人生,特別是為人修養的真理--用美德占據靈魂。
文章先敘述一件事情--哲學家給學生上最后一課,平平常常,那有什么過分特別之處,而讀者讀到結尾時卻豁然開朗,在內心閃過一絲會意的微笑,頓時覺得這篇文章立意深遠,構思巧妙。原本平淡的敘述也因結尾的升華而顯得充滿了智慧的高度。寥寥數語,可以使文章頓生光輝,文章中的精彩詞句的作用功不可沒。
讓文章亮起來的方法很多,有的通過細致的描寫來實現,有的依靠動人的情節,有的則警句發人深思,有的借助于情感的抒發……無論哪種方法,讀者總能在文章中找到相應的詞句--使文章燦爛生輝的地方。因此,我們同學在習作時,為了把自己寫作的意圖說清楚,不要吝嗇自己的筆墨,可以根據需要也來一些精彩之筆,使文章更有深度,自然會令讀者眼睛為之一亮。
【創新與實踐】
1、你覺得哲學家的最后一課上得怎么樣,談談你對這位哲學家的看法。
2、把課文最后兩句話工整地寫下來,制作成一枚書簽,或寫成一幅書法作品,送給自己或自己的好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