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00:17:33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三年級 閱讀 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我們組見證了李敏老師一課三議的艱辛,也見證了李老師的快速成長。她的這三課,花了很多心血。
本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在講課、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李老師采用的以讀為經、以悟為緯的教學方法,十分適合本篇課文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上,老師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和表達的情,同時也比較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和選擇文本中有價值的、關鍵的詞語、句子,采取“抽絲剝繭”式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接著指導朗讀,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易于學生接受。
二、課堂結構清晰,條理分明,層層遞進,以一條主線“作者介紹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哪里最美?”貫穿課堂,重點突出,脫繁就簡。
三、課堂上,老師十分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及課本與生活的聯系,如“無字詞典”在本節課的運用,以及對“熱鬧非凡”一詞的理解,不生搬硬套,符合新課標“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
四、在理解第三自然段,也就是描寫“原野“一段的課文時,老師的引導多了一些情感體驗,少了一些理性理解,比較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當然,作為一名年輕老師,課堂上難免會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現提出來,僅供參考:
教師的問題頗為多了一點,在理解第小河、天空時,問題針對性不強,引導有些牽強,學生說不出時可以由老師過度過去,不用老是在問“你還感受到什么”。課上讀得還是比較少,沒有讓學生體會文字背后的豐富內涵,可讓學生由表及里,聯系體會人們的心情,穿透兩層,以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