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12:20:26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語文
開始上課:
師:學習風這個主題單元,同學們找來了很多帶風字的詞語。哪些同學找到的,你就來帶大家讀一讀。他讀完了,全班同學就跟著一起讀。
(老師指著黑板上掛的詞語小卡片:風雨同舟風和日麗風土人情暴風驟雨、呼風喚雨、風調雨順、微風徐徐、風花雪月、乘風破浪、一帆風順、風吹草動、和風細雨、風馳電掣、兩袖清風一學生帶讀,全班同學跟讀。)
師:我發現,這位同學找到的詞語特別多,剩下這些詞,我請這同學來給大家帶讀好生:可是有一個字我不會!
師:那沒關系,不會可以叫同學們教你!
生:風急浪高(全班學生:風急浪高),風度(翩翩不會念)
師:誰來教他?他遇到困難了!
(很多學生舉手)
師:這么多同學都會啊,好,那你們一起來教他吧!
生(部分):風度翩翩。
生:(跟讀)風度翩翩。
師:很好!
生:興(錯讀成了去聲)風作浪(全班跟讀:興風作浪)
師:對么?誰找來的詞?你說!
生:興風作浪(仍然讀了去聲)
師:還有沒有哪個同學也找了這個詞?該怎么讀?
生:興(讀音正確)風作浪
師:對了,全班!(全班跟讀:興風作浪)
師:這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興(陰平),大家再來一遍!
生:(齊)興風作浪
師:好。(同時指向了下一個詞)
生:風塵仆仆風雨交加(全班跟讀)見風使舵(舵錯讀成了陽平)
師:(示意暫停)有些詞你們還沒學過,來,誰找到這個詞的誰來教!這幾個同學,你們來教!
生:見風使舵(讀音正確)(全班跟讀:見風使舵)
師:很好!下面你們誰還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說一句話?
生:我用的是風和日麗,南方的冬天風和日麗;可是北方的冬天卻是雪花飄飄。
師:不錯!還有嗎?
生:我也是風和日麗,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動物園玩。
師:非常好!老師獎勵你一個笑臉(貼圖)。同學們找到這么多詞,很好。如果大家都能像這兩位同學這樣會用它們,那就更好了!課后,大家把這些詞語整理在自己的摘抄本中吧!風,跟我們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所以寫風的詞語非常多,寫風的文章也很多。比如,葉圣陶老爺爺就寫下了一首詩歌,叫做--(師板書"我們知道",生跟著讀)。要注意這兩個字(師在"們"和"道"字下面標上了著重記號),同學們讀一讀。
生:(齊)我們知道。
師:讀得很好,輕聲讀得很好,再來一遍。
生:(齊)我們知道。
師:很好,打開書本71頁。同桌同學一起把課文讀一讀。(播放投影)請看投影,注意讀準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然后再把句子讀通順。遇到不會的地方,互相教一教。開始吧!(學生讀課文,老師在學生中間巡查)
師:都讀完了?好,老師來檢查一下。(師指著投影上要求注意讀音的字詞)
生:(齊)枝頭。
師:都會了啊,那開火車讀吧!
小組1:枝頭,顫動,微微點頭,泛起波紋,游戲
小組2:枝頭,顫動,微微點頭,泛起波紋,游戲
師:都讀對了么?
生:(齊)對了!
師:那全班都像他們這樣讀一讀吧!
生:(齊)枝頭,顫動,微微點頭,泛起波紋,游戲
師:讀得很好!誰愿意來讀課文?
生1:(朗讀課文第一小節)
生2:(朗讀課文第二小節)
生3:(朗讀課文第三小節)
師:很好,三個同學都讀得比較大聲,注意"枝頭",跟我讀,枝頭。
生:(齊)枝頭。
師:這里不用輕聲,枝頭。
生:(齊)枝頭
師:還有一個詞:"知道"
生:(齊)知道。
師:讀輕聲,再來一遍。
生:(齊)知道。
師:下面大家再把課文讀一讀,注意把音讀準了!
生:(齊讀課文全文)
師:讀得很好,把音都讀準了。同學們,風,無形無色。我們看不見。風愛跟我們捉迷藏。它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詩的什么地方了呢?聰明的小朋友才能夠找得到它。請你們拿起筆,用波浪線把它找出來!(全班學生開始找)
師:風到底藏在哪?有沒有誰愿意到上面來劃?(同時投影上出現課文全文,一位學生到投影上劃出一些詞句)
師:畫得都跟他一樣么?有沒有不同的?或者有沒有補充的?
生1:就是那個枝頭,還有再下面的泛起。
師:還有么?
生2:還有前面的那些詞語。樹葉,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
師:嗯,還有嗎?
生2: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
師:這樣更完整是嗎?還有嗎?好,都同意了,那我們今天就抓住這些重點詞句來學習。課文大家已經做過了預習,同學們可以4人小組交流一下,通過預習,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
師:好,誰來說一說,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生1:剛才畫波浪線的那些可以知道風來了
師:嗯,好!
生2:顫動就是輕輕地抖動。
師:你是怎么得到這個解釋的?
生2:查字典。
師:好!查字典也是我們學習生字詞的一個辦法。但是我們要把它弄懂。輕輕地抖動,你們見過嗎?那我們邊想像,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樣子,邊來把這句讀一讀。
生:(齊)但是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師:還有誰想說?
生3:林木微微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師:好,你從這里找到了風。還有誰想說么?
生4:第三小節,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哦!你從這找到了風。那請同學們看投影。你看水面上,非常的平靜,泛起了微微的波紋。這就是我們書上說的——
師、生:(齊)河水泛起波紋。
師:再看。
生:(齊)浪花。
師:一樣么?波紋跟波浪?
生:(齊)不一樣!
師:誰來說說看?波紋是怎么樣的?
生1:力度比較小的。
師:風的力度比較小。還有呢?
生2:波浪,風的力度比較大。
師:波浪,風高浪急。而這里的波紋是
生2:風急浪大。
師:哦,你比老師厲害,你糾正了老師。風急浪高。可是這里呢,風不急,是微風。所以這里要讀得怎么樣?誰會讀?
生: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大家也像她這樣輕輕地讀,讀后面一句就好,開始。
生:(齊)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好,風很調皮,他撞響了窗口的風鈴,叮叮當當,多好聽啊!風還會跟我們做什么游戲呢?
生1:放風箏
師:能不能把話說完整。
生1:風會和我們一起放風箏。
師:風會和我們一起放風箏?應該怎么說?好,不用緊張。還有誰大膽的來說?
生2:風來了,我們做的風車就會轉了!
師:他膽子很大(獎給了他一個帖圖),還有誰想來說?
生3:風在和我們完捉迷藏的游戲,就像我們在尋找風在哪里的時候。
生4:假如現在是夏天,風來了我就變得很涼爽,我很舒服。
生5:我在看書的時候風來了,他會把我的書翻過去,我覺得風想學識字。
生6:風來的時候我們折了紙飛機,就能飛了。
生7:我們打羽毛球的時候,風會把我們的球打過來。
師:打過來?
生7:吹過來。
師:吹過來,風會把羽毛球吹歪了!風很調皮。好很不錯!
生8:還可以跟我們玩帆船。
師:怎么玩呢?
生8:可以把船放到水上,有風他就可以走了。
師:好,同學們,風會和我們玩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讀這句的時候,心情是--
生:(齊)快樂的
師:快樂的。大家試著,帶著快樂的心情來讀最后一句。
生:(齊)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葉老師能讀得更快樂。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像我這樣讀好么?再一遍,開始。
生:(齊)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師:好,同學們讀得很不錯,下面我們有感情的來把整首詩歌讀一讀。開始。
生:(齊讀全文)
師:我看到,這兩位讀得非常有表情。(老師板書:顫動,微微點頭,泛起波紋,游戲。)我們抓住這些重點詞句把他讀懂,這樣我們就能把文章讀好了。那學到這,同學們能不能把這篇文章背下來呢?
生:(齊)能。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首詩歌的每小節的前兩句都是一樣的?第一小節講了,樹葉在枝頭顫動,第二小節講了林木微微點頭,第三小節講了河水泛起波紋。那我們試著來把課文背一背,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不會背的同學你再看看書。好,我們知道,開始。
生:(齊背課文)
師:背得不錯。這首詩歌寫的都是微風。你們還見過什么風?
生1:龍卷風
生2:臺風
生3:大風
生4:狂風
師:狂風,特別我們這邊,閩南地區,暑假經常刮臺風。好,
生5:麥節風。
師: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5:我是從腦筋急轉彎知道的。
師:哦。他很愛看書,所以懂得很多,真是好樣的。
生6:楊柳風。
師: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6:從唐詩里知道的。
師:哦,吹面不寒楊柳風。非常棒。他讀了很多古詩詞,背了很多古詩,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要向他學習。從古到今,寫風的文章非常多。比如說,同學們都會背的,離離原上草,--
生:(齊)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師:葉老師再給同學們朗誦一篇短文《風的搖籃》(師朗誦)喜歡么?
生:(齊)喜歡。
師:那老師幫你們配樂,你們來讀另外一首。
(投影、播音樂、生齊朗誦)
師:多美的一首很美的詩啊!學完課文,我們也學著課文的樣,編首詩。這也是我們說話,寫話的好辦法之一。大家預習的時候都做了思考,現在就請大家在四人小組里面交流一下。推薦編得最好的來和大家交流,好嗎?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老師下去巡查)
師:好,誰想來說?
生1:我只說其中的一段,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風鈴搖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要唱歌了。
生2: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紅旗在旗桿上飄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了
生3: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大地掀起灰塵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游戲了。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胸前的紅領巾飄揚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同學們給予熱烈的掌聲)
師:說得太棒了。
生4: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小草彎腰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了。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衣服飄起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跟我們打招呼了。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風車轉起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和我們做游戲了。(掌聲)
師:太棒了!你真是個小詩人。
生5:我寫了六段。
師:那你就抽最滿意的幾段吧!
生5: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風在給我的裙子打氣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跟我游戲呢。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風把樹枝和竹子吹彎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也會和植物打架。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風把我的風箏送上藍藍的天空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過。
生6:誰也沒有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當小沙子變成小鳥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了。
師:小鴨子變成了小鳥?
生6:因為小沙子飛起來的時候像小鳥。
師:哦,小沙子。也很好。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去思考了,課后呢,大家再把這個編的詩歌寫下來,我們下節課繼續交流。看到大家都學得這么認真,那我就獎勵大家猜一個謎語:一個皮球水上扔,大大小小圓圈多。誰猜到了?猜一個字。
生1:風
生2:圈。
師:風、圈?同意嗎?
生3:克。
生4:雨
生5:點。
師:克、雨、點?把大家難倒了!這個謎語同學們帶回家繼續猜。你們再用心地去學學我們這課的生字,就能找到謎底了。在你們預習生字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哪個生字是最難的?
生:(齊)微
師:微!老師把一些部分涂成了紅色,什么意思?你懂了嗎?
生1:要注意那幾筆
師:中間這筆是?
生1:橫,撇,橫折
師:好,全班。來,注意左中右結構的字,每個部分都要寫得怎么樣?
生:(齊)瘦一點
師:瘦一點才會比較緊湊。我們一起把這個字寫一寫。
師,學生:(齊)撇,撇,豎,豎,豎折,豎,橫,撇,橫折提,撇,橫撇,捺。
師:另外(泛)這字,把葉老師難倒了。哪個小老師來教教我?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你們可以觀察田字格來教我。
生1:橫那筆下面是個之。
師:哦,是橫嗎?
生:(齊)不是,是撇。
師:對了。之字我們雖然學過,但葉老師還是不太會寫,誰來教教我?
生2:就是那個撇,不能寫得太長了,剛好就可以了。
生3:最后一筆的捺,不能往上,要往下的。
師:那你們都覺得三點水很簡單嗎?(師在田字格內寫"泛")之最后一筆往下是嗎?大家同意嗎?
生:(齊)不同意。
生1:那個三點水要寫得有點彎。
師:有點弧度是嗎?我們班有很多小書法家,都很棒!
生2:我對那個捺有意見,應該是從上面一直斜下來,最后再頓一下。
師:同學們都很認真,精益求精啊!現在請你們打開生字本,把這兩個字各寫兩遍。(師提醒注意寫字的姿勢)
師:先寫到這,如果沒有寫完,帶回去再寫。我們今天的作業是:第一,讀同步閱讀中有關風的文章。第二,要當生活中的有心人,觀察刮風,下雨,下霧等自然現象,把他寫在日記本中。第二就做為這個星期的作業。好,今天先上到這里。下課!
點評:
(以下張文質簡稱張,葉妙婕簡稱葉)
張:今天聽了你的《我們知道》這首詩歌的教學,我發現課開始的時候,你跟很多老師上課的方式不太一樣,一進來就是先讀跟風有關的詞語。我不知道你為什么是這么開始你的教學的。
葉:我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語。學習風這個主題單元,孩子們找來了很多跟風有關的詞語。那么我就把他做了一下選擇,有目的地選了一些比較好理解的,讓學生做進一步的積累。
張:你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是不是比較注意對孩子語文素養的培養?
葉:我覺得這個很重要,要從低年級起步,這對孩子學習語文,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很重要。
張:那你都做了哪些事呢?
葉:比如說,我非常重視語文基本功的培養,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說話,寫話的起步。
張:那今天這堂課里,我注意到,后來孩子仿寫詩歌,在兩個孩子讀完自己寫的詩之后,在場的老師都情不自禁的給孩子們鼓掌。那么孩子這種詩歌的能力,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二年級的孩子還有很多字都不會寫,怎么會寫詩歌呢?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葉:我們班上有不少小詩人。這和我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孩子說話,寫話的素養是有一定關系的,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們從一年級到現在,他們這個能力,慢慢在形成,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們可喜的進步。其實,孩子有很多潛能,我們還沒有挖掘,這需要我們老師去努力。
張:我記得有一次和你交談的時候,聽你說了這么一句話,就是說,只要孩子交給我,只要孩子肯用功,相信他長大以后,寫字的關,一定能夠過。普通話的關,也肯定能夠過。我想,平時,你在這方面肯定是很注意對孩子的培養的,也注意對孩子基本功,也就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比如說說普通話和寫字的培養。所以聽你的課我有一種感覺,你對孩子的基本的語文素養非常注重,而且非常扎實地培養。那么整堂課上下來,你覺得,你自己覺得有什么地方比較成功的?達到了自己所預想的那種目標呢?
葉:這堂課上我比較滿意的一個是向課外的拓展,我們不只是為了學這篇課文而學這篇課文,我們還往課外延伸了閱讀,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這種習慣。另外仿編詩歌我也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各個都洋溢著詩情。
張:對,孩子們顯得特別有靈氣,一開始說風的時候就說了一個詞,孩子用了力度,讓我非常吃驚。二年級的孩子開始使用力度這個詞。我想跟你這種用心是有關系的。而且也跟你這個語文的意識是有關系的。你看在這節課里面,一開始,就讓孩子學習跟風有關系的詞語。雖然他有的可能還不一定會讀,或者說理解還不是非常恰當。但是,有了這樣的一種語言的積累,對他今后的這種閱讀,包括寫作,包括對語文的情感,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就像你剛才所說的,就不僅僅是拘泥于這篇課文教好了,還引了兩篇課外的詩歌。你自己帶了一篇,另外,學生還——
葉:學生還推薦了一篇。
張:對!通過你這樣的努力,后來學生能夠仿寫,而且寫得相當漂亮,非常有兒童的那種情趣,也有兒童的想象在里面,是很美妙的。這是這堂課很成功的地方。那么,你自己感覺這堂課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或自己還不太滿意的?
葉: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緊張,一直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使得學生也跟著我緊張起來。
張:說實在,緊張是很正常的。人有時候在特殊的、自己意想不到的、已經是有壓力的環境里,不緊張也不正常。當然對于老師來說,要求會比較高一些。老師不僅要調整自己,同時還要調整孩子的情緒狀態。這對老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要運用恰當的策略,或者說在營造氛圍方面,要多下一些工夫。語文這個學科,是充滿情感的,當老師在比較緊張的狀態下有些情感可能就不一定能夠很好地表達出來,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狀態以及參與狀態。從教學來說,我們就需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調整自己。回過頭來說,剛才兩個孩子的詩,也確實是非常的精彩。我想你現在這種教學的思路是對的,我相信是對的。你強調要早使孩子進入比較好的學語文的狀態。比如說積累,比如讓孩子的想象力有充分的展示和發展的空間,這個思路都是很不錯的。我覺得在這樣的一個氛圍里面,學好語文可能就不是一兩個孩子的事,可能就會是更多的孩子。
葉:我發現孩子學語文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
張:正如有人說過:好的老師,后面一定有二三十甚至更多的追隨者。我也希望你班上的孩子,以后都能成為你的追隨者。跟你一樣,在語文這方面都能有自己獨到的表現力。
葉:謝謝張老師,我以后還要繼續努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