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字謎常用方法:綜合法
來源:網絡 2009-12-09 10:15:55

綜合法
前面所講的四種方法均是單一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通常在謎面中出現最多的還是綜合法,即以上四種方法中的兩種或三種方法的結合使用。
1、借字與寫義綜合:既借字交待謎底,又寫謎底之含義。
如:“上而又小,別小看它,若論輩份,準比你大”。首句中的“上”、“又”、“小”是借字,可用以合成謎底;后句是寫義,暗示合成謎底的范圍是長輩。謎底為“叔”。
再如:“論文字一半是春秋,論年代一半在春秋”。前句是借字,暗示謎底乃由“春”、“秋”二字的部分部件構成;后句是寫義,暗示謎底所處的年代有“一半在春秋”時期。通過雙重暗示,我們得知謎底為“秦”。
2、擬人與借字綜合:在把謎底形象化的過程中,又巧妙地運用借字揭示謎底。
如:“老大老二和小三,兄弟三人逗著玩,老大踩著老二頭,剩下小的在下邊”。這個謎面擬人與借字結合得十分成功。它既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饒有興味的風俗畫,又非常自然地借用了“大”、“二”、“小”三字,并按照書寫順序予以排列。合成后謎底為“奈”。
又如:“一人生得丑,一耳八張口”。謎面以字喻人生動有趣,在描繪相貌的同時巧妙地借用“耳”、“八”、“口”三字道破謎底為“職”。
3、擬人與寫義綜合:將謎底形象化,用以揭示其含義。
如:“家中一大將,長得粗又壯,既象關云長,又象楚霸王”。謎面以擬人手法暗示了組成謎底的兩字的含義。“家”是“戶”的同義語,頭兩句是說“戶”下有一武將;后兩句是說這員武將象“關云長”和“楚霸王”,由此帶出個“羽”字(關云長名關羽、楚霸王名項羽),于是由“戶”、“羽”二字合成謎底為“扇”。
又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戲:第一出霸王舉鼎;第二出王婆罵雞;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吳漢殺妻”。謎面以擬人手法暗示組成謎底的四個部分的含義。依次解釋:“舉鼎”用“手”(扌),“罵雞”用“口”,“打虎”用“力”,“殺妻”用“刀”(刂)。用來合成謎底為“捌”。謎面描繪生動,句句緊扣謎底,用心周到。
4、擬人、借字、寫義綜合
如:“鶯鶯紅娘去上香,香頭插在案幾上,遠看好象張秀才,近看卻是一和尚”。謎面通過各種形象化的人、物去揭示謎底,這當中又借用了“香”、“幾”二字,“香”的借用又轉了個彎子,強調是“香頭”(即為“禾”字),后兩句又著重寫義說“遠看好象張秀才”,這只不過是虛晃一槍,暗示謎底類似“秀”字,“近看卻是一和尚”,一語道破謎底為“禿”。
又如:“一人臥著一人站,背后藏刀把人滿,整整呆了一個月,做事誰也看不見”。謎面在采用擬人法構畫謎底的同時,前三句借用了“一”、“人”、“人”(亻)、“刀”(刂)、“月”五字對謎底進行揭示,末句則是寫義,用以暗示合成謎底的范圍。經過推敲可以斷定謎底為“偷”。
5、擬人、借字、筆劃綜合
如:“夫人回娘家,頭戴兩朵花,住了一個月,騎馬轉回家”。擬人法以“夫人回娘家”為由交待謎底。行文中又借用“夫”、“月”、“馬”三字。第二句“頭戴兩朵花”是交待筆劃,即“夫”字“頭”上一邊一點,由此合成謎底為“騰”。所喻形象生動,謎底揭示準確。
又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二十去買田,初八回家鄉”。頭兩句是交待筆劃,寫出來為“廣”,但這并非謎底;后兩句是采用擬人法借字,借“二十”(廿),“田”、“八”三字進一步交待謎底,合成后為繁體的“廣”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