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20:52:57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放牛,家貧,但好學如癡,讀書不倦。常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漸深。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于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于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絕士途。他曾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河,經徐州、濟南到大都(今北京市),達居庸關。數千里的遠游,使他擴大了視野,開寬了胸懷,同時對社會現實和統治階級也有了較清楚的認識。在北京,泰不華薦以學館教職,他預感到元朝政權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沒有接受,乃只身南歸,以賣畫為生。
他工于畫梅,以胭脂作"沒骨體",尤以墨梅知名。畫梅繼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揚無咎的傳統,并有新的創造,對后世影響甚大。所作梅花,有疏,有密,或疏密得當,尤以繁密見勝。枝干交錯,蕊萼分布,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密中有疏,多而不繁。他繪梅干,用筆遒勁,頓挫得宜,富有質感。畫花瓣,或用濃淡水墨點染的點花法,或用雙線勾勒的圈花法,或點、圈兼施,變化多端,都能生動地表達出梅花的特有形態,并通過對梅花神韻的刻畫,抒寫自身的情懷和抱負。著有《梅譜》傳世,為早期畫梅理論著述。他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后因一首題畫詩中寫道"疏梅個個團冰雪,羌笛吹它不下來",被官員誣陷,認為他這是譏諷時政,要逮捕他,于是他逃到會稽九里山,自號煮石山農,隱居起來。白天農耕,晚上讀書、作詩畫,過著清貧生活。王冕的生活經歷對他的詩畫影響很深,貧苦樸實的山村生活又賦予他的詩畫以濃厚的生活氣息。使他的詩畫不同凡俗。
王冕的詩在元代詩歌中屬上乘之作。他的詩,大都收入《竹齋詩集》里。劉基曾對王冕的詩有過正確的評價。他說:“予在杭時,聞會稽王元章善為詩,士大夫之工詩者多稱道之,恨不能識也。至正甲午(1354)盜起甌括間,予避地之會稽,始得盡觀元章所為詩。蓋直而不絞,質而不俚,豪而不誕,奇而不怪,博而不濫,有忠君愛民之情,去惡拔邪之志,懇懇悃悃見于詞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齋詩集·原序》)
從他的《送人上燕》、《金水河春興》和《孤松嘆》看,他早年對元朝并無特殊反感。他的詩主要表現的是對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對權貴腐敗和驕奢的譴責,以及對功名利祿的輕視。如《悲苦行》、《傷亭戶》、《江南婦》等。王冕揭露官僚地主的荒淫無恥面目也頗尖銳,如《對景吟》、《吳姬曲》等。
王冕有相當多的詩歌表現不甘隨俗浮沉,追求清高的思想。他經常以梅花自比,他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吏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其詩質樸自然。
朱元璋攻紹興,屯兵九里山,找到他,要他當咨議參軍,他突然去世。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