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23:55:19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群眾游行的場面是熱烈的,莊嚴的,但卻有人光著腳板走過天安門,光著腳板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事情發生在農民隊伍中。
農民是土地的兒子,也是土地的精靈。
農民隊伍人數眾多,其中有一支隊伍是由北京南苑區的農民組成的。
北京南苑區是在1948年12月解放時建立的。隨后隸屬于中共北平市委的北平市人民政府管轄。
剛剛解放的農民們,十分感謝共產黨和毛主席給他們帶來了翻身和幸福。他們獲得了土地、農具和房屋,田野上充滿著歡樂,響徹著嘹亮的歌聲。農民們的勞動干勁和生產積極性十分高漲,決心多打糧食,支援解放軍,支援國家建設。
1949年9月下旬,南苑區委專門召開會議,組織農民代表參加開國大典。
北平市人民政府分配給南苑區參加開國大典的名額是1000多人。區委研究確定,80%組織翻身解放后的農民參加,其余的是機關干部、教師、工商業者、醫務人員等。
參加開國大典游行人員的名額數字,很快分配到各村和各個單位。考慮到開國大典是新中國第一盛事,半點馬虎不得,區委專門抽調了一批干部,分配到每個村1至2人,負責傳達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注意事項和要求,審定參加的人員,以及作為參加慶典和游行的領隊等。
隨后,各村和各單位迅速召集會議,傳達區委精神,確定參加人員,研究怎樣按上級要求完成好任務。
共和國的開國大典是莊嚴神圣的,參加開國慶典是光榮自豪的。
我們通過兩個小小的村莊做一下展示吧。
這個小村莊叫石太莊村,有著光榮的斗爭歷史。它是我黨建立的大興縣抗日民主政府五聯區主要的活動地區,建立黨的組織也比較早。
9月30日下午,石太莊村在研究誰去參加開國大典游行時,年過花甲的老黨支部書記焦玉海首先報名要求參加。大家關心他,擔心他年歲太大,身體吃不消,都紛紛勸阻他不要參加,把名額讓給別人。
但怎么勸說,他也不同意。
老支書他很有感情地說:“正是因為年歲大了,趁著身體還可以時,參加開國大典去看看毛主席,看看中央和國家的那些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再也用不著擔心日本鬼子的討伐,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今后要跟著共產黨建設新家園,我怎么能不去呢!”
他終于參加了開國大典儀式,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回家后,他經常在黨員會、干部會、群眾會上講述開國大典游行的盛況,述說毛主席怎樣向游行隊伍招手等,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他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最高興的一件事。”
南苑區的小紅門村在研究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人員時,也出現了爭著去的情況。百年盛況,難得一見,誰不想參加呢?
最后,村長王盛斌提議:“在摧毀偽保甲,建立村政權,動員偽軍、警、憲人員登記,收繳社會上的槍支彈藥等工作中,村里的小青年們出力不小,這回讓他們多去些人。”
理由正當,意見無可挑剔,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于是,青年團村支部書記馬春榮被光榮地確定為領隊,并很快確定了三十多人的名單。
獲準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三十多個青年人,個個喜出望外。他們一得到自己可以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消息,馬上找來鑼鼓,在村政府門前的空地上敲打起來,慶祝起來,邊唱邊跳,載歌載舞。
村民們都被喜慶的氣氛所感染,紛紛走出家門圍觀歡樂的青年。天已經很晚了,大家還不肯離去。村干部孫鳳寶、李月亭、黃寶貴等一再勸說他們回去休息,磨破了嘴唇也說不動他們。
深夜12點多鐘,小紅門派出所所長高謙和村里主要干部以及治保委員會人員,研究節日保衛工作。散會后,見大家還在歡歌跳舞,便勸他們說:“你們應該趕快回去休息,明天好有精神參加游行,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了。再說你們也不能就這樣去接受毛主席的檢閱呀!要換上干凈的衣服,還要讓家里人給做點干糧帶上,好在路上吃。”
經他這么一說,大家才回家去休息。
參加開國大典事關重大,每個行動細節都經過村干部開會研究。由于大典于10月1日下午3點舉行,村干部會確定早晨6點鐘集合,7點鐘從小紅門村出發,時間以區里來的同志的手表為準。
那時候,全村人都沒有鐘表,甚至連表都沒見過。區里派來干部的手表成了新奇的玩藝。為防止時間出差錯,專門請幾個睡不著覺的人“把守時間”。
然而還是出了一點問題。
不知道哪位心急的人做了手腳,把手表的時間往前撥了兩個多鐘頭,有些人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脫衣躺下睡一會兒,就聽到有人在街上喊:“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同志集合了!趕快到村政府集合!”
這時,天色還很黑,可是那手表的指針一點也不錯。沒一會兒工夫,準備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的人員一個不差的全部到齊,每個人都穿上了整齊、干凈的新衣服,每一個人都合乎要求。
于是,大家整隊出發。當他們到達指定地點時,還沒有別的單位來。他們搶了個第一。隨后,才聽到歌聲、哨聲和“一二三四”的口號聲,別的村的隊伍也來了。
當時,南苑區政府對參加開國大典游行隊伍的安排是:10月1日上午9時,在永定門外侯莊集合,10點鐘到達指定地點——天壇西門;南苑鎮以北各村的隊伍,步行到侯莊;南苑鎮以南各村的隊伍,因路程較遠,8時前到南苑火車站,坐火車到永定門,再到侯莊集合,游行結束后,再回永定門坐火車開往南苑。
為參加開國大典游行群眾準備的火車是沒有頂棚,只有槽幫的大敞車。那些沒有出過遠門,沒有坐過火車的農民,上了火車以后,滿懷喜悅的心情直挺挺地站在車廂里,從心眼兒里高興。帶隊同志怕車啟動后摔著人,讓大家坐下,可誰也不肯坐下,都想看看四周的景色。
火車順利到達永定門車站,農民們馬上整隊趕到事先安排好的匯合地點。
不到9點,各村參加開國大典的游行隊伍已經陸續到齊。
為了提前趕到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報到地點,清點人數后,隊伍便立即出發了。
當到達天壇西門時,那里已經聚集了很多參加游行的人。
10點鐘,南苑區參加開國大典的隊伍準時在市里同志的指揮下,跟隨其他單位隊伍后面,往北向珠市口進發。
到達珠市口后,往東到磁器口又往北,進崇文門到東單,從東單再往西到了東三座門。東三座門西邊,長安街路南,是指定集結的位置。
拐來拐去,一段不遠的路程,就足足用了3個小時。到達指定位置時,已經是下午1點鐘了。
說來還算順利,因為有30萬人從四面八方向天安門匯聚,每條路上、每個路口,都有前來參加游行的隊伍,大家只能走走停停,有時還要跑一段。一切都要按計劃行事,哪個單位在前,哪個單位在后,誰在左誰在右,都有一定的次序,一點都不能錯位,必須完全聽從指揮進入大會會常等待是令人心焦的。農民們席地而坐,拿出從家里帶來的干糧充饑。限于當時的條件,不僅想喝一口水找不到,上廁所更是難事。
終于等到了游行的時刻。
南苑區的隊伍緩緩走過天安門,人們不停地振臂高呼:“毛主席萬歲!”
“中國共產黨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歡呼聲此起彼伏,在天空中震蕩著。
人們在歡呼的同時,都把雙眼看向天安門城樓,都想清清楚楚地看看偉大領袖毛主席,看看中央其他領導同志。
對大多數農民來說,都是第一次見到毛主席,而且是負責指揮的干部指給他們看的。想到翻身解放,想到分給自己的土地,許多農民眼望天安門留下了激動的熱淚。
在不少農民的觀念中,毛澤東就是“真龍天子”,得見“龍顏”就是天大的福分。因此,隊伍經過天安門時,大家都想多看兩眼,有的人干脆在天安門前站著不走,任后邊怎么喊,領隊怎么叫,就是止步不前,出現了擁擠現象。擁擠中,有的人鞋子被踩掉了,想彎腰撿又俯不下身子,工作人員又催著讓走,一看前面的隊伍已經走了很遠,只好光著腳板跑去追趕隊伍。
沒人能統計有多少人光腳走過天安門。
有位詩人看到赤腳農民曾大發感慨,寫下《赤誠》的詩作:只有用腳掌觸地才叫赤誠,只有用心靈呼喊才叫赤誠,只有用情到忘我才叫赤誠。
赤誠,是裸露的心,與鮮紅的太陽相迎。
農民的隊伍已經離開天安門很遠,長安街上的西三座門都過了,大家還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希望能再看毛主席一眼,希望能再看一看天安門前難忘的場面。
大批農民游行隊伍通過天安門時,毛澤東看出來了,這個農民的兒子看出來了。是一種血脈的相通,是一種利益的共融。農村、農民,是中國革命不可或缺的力量和條件。新生的共和國不就是從農村走來的嗎?如果沒有農村包圍城市,如果沒有農村革命根據地,如果沒有農民的小米……中國革命的勝利是可以想象的嗎?
毛澤東面對農民游行隊伍,又一次激動起來,他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從中間走到東頭,又從東頭走到西頭,頻頻向游行的群眾招手,揮帽致意。
人們看見毛澤東似乎在不停地說些什么,當走到麥克風前時,純正渾厚的湖南口音從擴音器里傳了出來:“人民萬歲!”
清清楚楚,落地有聲。
人民被這親耳聽見的喊聲震撼了。
事后,有些愛動腦筋、愛琢磨事的人提出,游行群眾高呼毛主席萬歲時,毛主席為什么高呼人民萬歲?
有人回答說:“是毛主席要求人們把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保證江山永不變色。”
也許這種分析是正確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