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23:59:45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他是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著名“七君子”之一。毛澤東幾次與他通信聯系,共商抗日大計。重慶談判期間,他們相聚于“民主之家”。90誕辰時,毛澤東委托周恩來設宴招待,稱之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
他1875年生,浙江嘉興人。早年受康有為、梁啟超思想影響,主張維新變法。
雖參加科舉,29歲中舉人,30歲中進士,但并不熱衷功名仕進,1905年博取功名后旋赴日本政法大學求學,從而放棄了仕進的機會。1907年回國后曾從事立憲活動,任浙江咨議局副議長。1911年辛亥革命后出任浙江警察局長,后改任浙江教育司長。1912年5月加入同盟會,不久又參加柳亞子等創辦的南社。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沈鈞儒曾在袁世凱、曹錕兩任內任職,但抵制袁氏復辟,反對曹錕賄眩1920年南下廣州,出任孫中山軍政府檢查廳廳長。1924年國民黨改組后,沈鈞儒充任浙江省政務委員兼秘書長。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沈鈞儒被捕入獄,獲釋后擔任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參加了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魯迅等組織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法律委員,參
與營救受國民黨迫害的人士。1935年,鄒韜奮所辦《新生周刊》案件發生,該刊主筆、著名進步人士杜重遠被捕入獄,沈鈞儒曾以律師資格為其辯護,名噪一時。
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共中央發出著名的《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隨后“一二·九”運動由北平首先發起并迅速波及全國。沈鈞儒與馬相伯、鄒韜奮、陶行知等上海文化界愛國人士發起聲勢浩大的救國運動。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沈鈞儒當選為大會主席。翌年5月,該會擴大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聲勢更加浩大,沈鈞儒作為該組織的主要發起人和領袖,被選為15人組成的執委會常委之一。這年7月,他與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4人聯名發表了著名的《團結御侮的幾個基本條件和最低要求》一文,主張響應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全國各黨派聯合起來,成立救亡聯合陣線,發動民眾,實行抗日言論自由,要求國民黨當局立即停止內戰,與中共聯合一致抗日救國。當時,這篇文章曾印成單行本,影響極大。毛澤東看到該文后,立即于9月18日致函沈鈞儒等4人,高度贊譽他們的愛國行動與正義言論。他在信中寫道:“先生們抗日救國的言論和英勇的行動,已經引起全國廣大民眾的同情,同樣使我們全體紅軍和蘇區人民對先生們發生無限的敬意!但要達到實際的停止國民黨軍隊對紅軍進攻,實行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先生們與我們還必須在各方面作更廣大的努力與更親密的合作。”隨函毛澤東還附上了《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請沈鈞儒等審察其情,并告之他已委托潘漢年在上海與他們經常聯系,以便彼此溝通信息,交換意見,增進友誼。
這是毛澤東與沈鈞儒之間的第一次通信聯系。同年10月30日,毛澤東再次公開致函沈鈞儒等人,沈鈞儒等人主辦的《救國時報》公開刊登了毛澤東答復他們的電文,文章說:這些文件引起了我們極大的同情和滿意,我們認為這是代表全國大多數不愿做亡國奴的人們的意見與要求,我代表我們的黨、蘇維埃政府和紅軍表示誠懇的敬意,并向你們和全國人民聲明,我們同意你們的宣言綱領和要求,誠懇地愿與你們合作,與一切愿意參加這一斗爭的政治派別的組織或個人合作,以便與你們綱領和要求上提出的一樣,來共同進行抗日救國的斗爭。最后,毛澤東還提出,希望沈鈞儒等和其他抗日組織前去參加蘇維埃政府,也希望他們派代表前去進行合作談判,同時還表示可以到蘇區外的其他安全地區與他們進行合作談判。所有這些都表明,毛澤東對沈鈞儒為代表的民主力量是相當尊重的。
1936年11月,沈鈞儒等“七君子”因宣傳抗日救國獲罪入獄,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人民及國際友人的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于抗戰爆發后將他們釋放。
1941年皖南事變后,作為救國會方面的參政員,沈鈞儒同中共參政員采取一致行動,拒絕出席參政會,抗議蔣介石破壞團結抗戰的反動行徑。這年3月,沈鈞儒倡議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翌年正式加入,推動該盟日益走向政治進步,并由此成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沈鈞儒被推選為13名常務委員之一。翌年10月,中國民主同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他又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l945年8月,聽到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消息后,沈鈞儒不顧年邁體弱,在毛澤東抵達重慶的當天親自去機場迎接。他和張瀾、黃炎培等幾位老人中午便趕到了九龍坡機場,毛澤東下機后與沈鈞儒等一一握手,互致問候。此后,毛澤東曾親自登門拜訪沈鈞儒,同他商議時局對策及建國大計。9月2日中午,沈鈞儒與張瀾等代表民盟在素有“民主之家”之稱的特園歡宴毛澤東。毛澤東一進特園就高興地說:“這是‘民主之家’,我也到家了。”在大客廳里,毛澤東同沈鈞儒談健康之道,同黃炎培談職業教育,同張申府共話“五四”往事,如同家人一般懇談,其樂融融。
毛澤東勉勵大家說:“今天,我們聚會在‘民主之家’,今后,我們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國’。”9月11日晚,毛澤東在他下榻的桂園宴請沈鈞儒、張瀾等民主人士,并就促進國共雙方團結問題交換了意見,沈鈞儒等都表示當盡力斡旋,爭取國共之間化戾氣為祥和。
1947年10月,蔣介石悍然宣布民盟為非法組織,強令解散。民盟內的一些動搖分子也發表了辭職和解散總部的聲明,沈鈞儒對此十分氣憤,堅決反對向國民黨妥協。1948年初,香港召開民盟三中全會,沈鈞儒親自主持通過了兩項決議。主張一切民主黨派都要結成堅強的民主統一戰線,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路線,并第一次批判了民盟過去所標榜的“中間路線”,指出這已成為一種走不通的幻想。中共“五一宣言”發布后,沈鈞儒立即于5月6日代表民盟和救國會兩團體致電毛澤東,表示響應中共提出的關于召開新政協會議的號召。
1948年9月,沈鈞儒同部分民盟代表,應毛澤東之邀赴東北解放區,參加新政協會議的籌備工作。到達哈爾濱時發表聲明,表示擁護中共領導,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徹底否定中間路線。1949年元旦后,毛澤東發表《關于時局的聲明》,針對蔣介石的求和聲明,提出和談八項主張。隨后,沈鈞儒在沈陽與到達解放區的各黨派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亦發表《我們對時局的意見》,表示堅決擁護毛澤東的和平主張,擁護毛澤東的號召,愿意在中共領導下,團結一致革命到底。2月1日,沈鈞儒與李濟深、譚平山等已到達解放區的民主人士,聯名致電毛澤東、朱德,慶祝北平解放,慶祝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毛澤東收電后,十分感動,次日復電沈鈞儒等人,感謝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與中共“一致奮起,相與協力,從而使人民解放軍獲得各方面援助,使人民的敵人完全陷于孤立”。并勉勵說:“諸先生長期為民主事業而努力,現在到達解放區,必能使建設新中國的共同事業獲得迅速的成功。”
2月,沈鈞儒抵北平。6月,作為民盟代表之一參加新政協籌備會,并當選為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9月21日,他出席新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當選為政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后又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從此,沈鈞儒與毛澤東因工作和私誼,曾經有著十分頻繁的交往和接觸,毛澤東多次請他到中南海吃飯、敘舊及商談工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